截鹤续凫的成语故事

拼音jié hè xù fú
基本解释比喻事物勉强替代,失其本性。
出处庄周《庄子 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截鹤续凫的典故
传说古代有个愚蠢而善良的人看到郊外一群群野鸭子和白鹤在水里啄食嬉戏。他发现鹤腿长,野鸭的脚杆很短。他想这样一起走路不路不方便,就把他们捉来,砍下鹤的一截腿杆接到野鸭的脚上,这样他们都不能走路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截鹤续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有两下子 | 欧阳山《三家巷》:“蒋介石这个角色还是有两下子的。” |
乌合之众 |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
徇私舞弊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舞弊,克减酒肉。” |
背义忘恩 | 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不想他背义忘恩,更待干罢。” |
前车之鉴 | 汉 刘向《说苑 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 |
弹冠振衿 | 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举眼无亲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我举眼无亲,见了你,如见我女儿一般。” |
鲤鱼跳龙门 | 《埤雅 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
食古不化 | 清 恽向《题自作画册》:“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画虎不成,刻舟求剑之类也。” |
何其相似乃尔 | |
柳眉星眼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杏脸桃腮,酝酿出十分春色;柳眉星眼,妆点就一段精神。” |
全能全智 |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第二节:“它是‘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的全能全智。” |
死无所名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 |
高山流水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一线生机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若借温太真之事,为小人开一线生路,借范尧夫之言,为君子忧后来之祸,则失之矣。” |
乐极生悲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
微不足录 | 《新五代史·唐庄宗纪》:“而夷狄无文字传记,朱邪又微不足录,故其后世自失其传。” |
不攻自拔 | 《梁书·武帝纪》:“粮食既足,士众稍多,围守两城,不攻自拔,天下之事,卧取之耳。” |
风云际遇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其实自古为良相的并不是都从举业出身,一靠自己确实有经济之才,二靠风云际遇耳。” |
艰难玉成 | |
如泣草芥 | 宋 苏洵《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笔墨之林 | 汉 王充《论衡 对作》:“汉家极笔墨之林,书论之造,汉家尤多。” |
力可拔山 | 楚·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瞽言萏议 | |
积箧盈藏 | 南朝·梁·沈约《舍身愿铭》:“至于积箧盈藏,未尝登体;溢俎充庖,既沃斯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