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无事的成语故事


安然无事

拼音ān rán wú shì

基本解释犹言平安无事。

出处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哥哥当日在汉江之上,情愿舍了嫂嫂、侄儿,留您兄弟。岂知嫂嫂、侄儿安然无事。”


暂未找到成语安然无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安然无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救苦救难 元 王实甫《西厢记》:“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救难观世音。”
血肉相连 宋 洪迈《夷坚丁志 雷击王四》:“趋视之,二百钱乃在其胁下皮内,与血肉相连。”
举直措枉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五雷轰顶 老舍《龙须沟》:“要是我从中赚一个钱,天上现在有云影,教我五雷轰顶。”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我才脱了天条死难……又撞着这般恶魔,他来害我!”
比物连类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然其连类比物,有足悲者,亦可谓抗直不挠。”
心腹之言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5回:“玄德看了,急来车前泣告孙夫人曰:‘备有心腹之言,至此尽当实诉。’”
点头称是 曾朴《孽海花》第25回:“高中堂点头称是。”
面谀背毁 宋·陈文蔚《双溪书院揭示》:“惟自近世以来,朋友道弊,群居之时,笑侮戏谑,面谀背毁,善不相告,失不相正。”
呼朋引类 宋 欧阳修《憎苍蝇赋》:“奈何同类呼朋,摇头鼓翼。”
避穽入坑
坐而待毙 语出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悼心疾首 《旧唐书·田布传》:“况其临命须臾,处之不挠,载形章表,益深衷悃,问使发缄,悼心疾首。”
琐尾流离 《诗经·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万籁俱寂 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种学织文 明·宋濂《瑞安吴门三贞母墓版文》:“种学织文,名播于迩遐。”
一掊土 《史记 张释之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不名一钱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至知不谋 战国·宋·庄周《庄子·庚桑楚》:“故曰,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全。”
争名逐利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青衫记·华阴骑驴>》:“争名逐利,枉将人白日驰驱。”
遇水迭桥
眩目震耳 巴金《旅途随笔·游了佛国》:“有一些虔诚的佛教徒到了那个地方就会‘眩目震耳,悖魄堕魂。’”
谨身节用 《孝经·庶人章》:“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朋坐族诛 孙中山《讨袁檄文》:“头会箕敛,欲壑靡穷,朋坐族诛,淫刑以逞。”
龙蛰蠖屈 语出《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