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元摘秘的成语故事


钩元摘秘

拼音gōu yuán zhāi mì

基本解释探取精微,采摘奥秘。

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藏书》:“或钩元摘秘,著古今未有之奇书。”


暂未找到成语钩元摘秘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钩元摘秘)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见倾心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晋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与将军风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
疑团莫释 清·许奉恩《里乘》第二卷:“微君言,疑团莫释!”
斧破斨缺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安家立业 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代序)》:“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在关东挖参、淘金,积了一些钱,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
女大不中留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休疙皱,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泥饭碗 刘玉民《骚动之秋》第15章:“这就是你们的铁饭碗和我们的泥饭碗的区别了。”
涕泗纵横 宋 王禹偁《谢加朝请大夫表》:“非小臣稽古之力,乃陛下好文之心,涕泗纵横,乱于縻绠。”
千古不磨 清 李渔《闲情偶寄 结构第一》:“《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
以白为黑 《吕氏春秋·应同》:“故君虽尊,以白为黑,臣不能听。”
齿落舌钝 《红楼梦》第二回:“那老僧既聋且昏,又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正本清源 《晋书 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
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这鲁达急急忙忙行过了几处州府,正是‘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
择木而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鞍马劳倦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掩过扬善 《汉书·丙吉传》:“[丙吉]于官属掾吏,务掩过扬善。”
一隅之说 《后汉书·王充等传论》:“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申一隅之说。”李贤注:“一隅谓一方偏见也。”
渔翁得利 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5回:“趁着潮州兵将赴调,我乘空袭了城池,岂不是渔翁得利?”
鹰扬虎视 《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王肃以宿德显授,何曾以后进见拔,皆鹰扬虎视,有万里之望。”
风雨凄凄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方以类聚 《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掠美市恩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九:“所谓曲意徇物,掠美市恩,其用心要作甚?”
功堕垂成 明·张凤翼《红拂记·棋决雌雄》:“侵地无方,攻城记屈,遭回转觉难发,功堕垂成,怎能勾冲击唐突?”
莫敢谁何 汉·贾谊《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知人之鉴 《晋书·贺循传》:“雅有知人之鉴,拔同郡杨方于卑陋,卒成名于世。”
餬口四方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