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虫小技的成语故事

拼音diāo chóng xiǎo jì
基本解释雕:刻;虫:鸟虫书。我国古代的一种字体;西汉时学童所学的一门功课。雕刻鸟虫书的小技巧。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出处《隋书 李德林传》:“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
雕虫小技的典故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韩朝宗的人,为人非常热心,常常帮助一些年轻人找到好工作,大家都非常尊敬他。有一天,一个叫做李白的年轻人写了一封信给韩朝宗,请韩朝宗帮忙介绍工作,信的最后写道:「。。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意思是说,恐怕我写的文章,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伎俩,不夠让大人欣赏。这个谦虚的年轻人李白,后来可变成了一位鼎鼎大名的大诗人呢!
从此以后,大家就用“雕虫小技”来形容写文章或是做事情的时候,用的都是一些小技术而已。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雕虫小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半路出家 |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
始终如一 | 《梁书 到洽传》:“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成,立身行道,终始如一。” |
解黏去缚 | |
举世无伦 | 唐·白居易《画竹歌序》:“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世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 |
太平盛世 | 明 沈德符《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
如临深渊 |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润笔之资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
肉袒面缚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宋微子世家》:“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
从令如流 | 《商君书·画策》:“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锺。” |
枯瘦如柴 | 庐隐《西窗风雨》:“我从学校回家,一进门就看见一个枯瘦如柴的乡下孩子。” |
海涵地负 | 宋·陈亮《笏记》:“皇帝陛下,日照天临,海涵地负。”清·王韬《重刻〈曾文正公文集〉叙》:“公具海涵地负之才,出其余力为词章,已足以弁冕群贤,推倒一世。” |
浮来暂去 | 《红楼梦》第八八回:“姨太太这几天浮来暂去,不能过来回老太太,今日饭后家去了。” |
泡蘑菇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6章:“你别泡蘑菇,快说痛快话!” |
连镳并轸 | 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序:“刘伯温高格,并以高季迪、袁景文诸人各逞才情,连镳并轸。” |
伴食宰相 | 《旧唐书 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
梨眉艾发 | 清·檗子《聊斋志异侠女篇弹词》:“其子后来镜下芙蓉人及第,祖母尚梨眉艾发寿而康。” |
毛羽零落 |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 |
嵬眼澒耳 | 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虚明茫茫,嵬眼澒耳,可大客旅钟鼓乐。” |
三邻四舍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王三老闻知此事,率了三邻四舍,提壶挚盒,都来庆贺,吃了好几日喜酒。” |
齐心涤虑 | |
局地钥天 | |
怨女旷夫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无。” |
知安忘危 | 晋·潘岳《秋兴赋》:“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 |
冠鸡佩猳 |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猳豚。” |
汝南晨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