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梅止渴的成语故事


说梅止渴

拼音shuō méi zhǐ kě

基本解释同“望梅止渴”。

出处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暂未找到成语说梅止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说梅止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短褐不全 唐·卢照邻《对蜀父老问》:“藜羹不厌,短褐不全,庸非贫贱乎?”
爱礼存羊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随波逐浪 ①唐·白居易《浪淘沙》词之六:“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西还有几家。”②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详察这生分女作歹为非,更和这忤逆男随波逐浪。”③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四回:“七军乱窜,随波逐浪者,不计其数。”
一吟一咏 《晋书·孙绰传》:“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吟一咏,许将北面矣。”
撑肠拄腹 宋 苏轼《试院煎茶》诗:“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大家小户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多有王侯府中送将男女来学棋,以及大家小户少年好戏欲学此道的尽来拜他门下。”
夏虫不可以语冰 《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玉石杂糅 汉·王充《论衡·累害》:“公侯已下,玉石杂糅;贤士之行,善恶相苞。”
怕硬欺软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滥官污吏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一月前上司行文书来,说俺郑州滥官污吏较多。”
支吾其辞 叶圣陶《秋》:“她心里固然不舒服,脸上却不好意思发作,便支吾其辞说忘了。”
耳报神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一回:“这又是谁的耳报神这幺快。”
旁逸横出
演武修文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那其间教训成人,演武修文,重掌三军。”
发威动怒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5回:“你们太闹的不像了,她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
恣凶稔恶 明·唐顺之《常州新建侯祠记》:“倭夷恣凶稔恶以毒螫志我吴民,是乱贼之尤未有甚焉者也。”
逐流忘返 章炳麟《文学说例》:“不通斯例,则古义不完,逐流忘返,则谬说滋起。”
以盲辨色 战国·赵·荀况《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
瓮天蠡海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稍为是正,瓮天蠡海,亡当大方。”
依翠偎红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不如且讨红裙趣,依翠偎红院宇中。”
附膻逐秽 《明史·董传策传》:“干进无耻之徒,附膻逐秽,麕集其门。”
气吞虹霓 宋·岳珂《桯史·王义丰诗》:“阮得此诗独怃然不满意,曰:‘先生气吞虹霓,今独少卑之,何也?’”
解衣包火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
眼高于天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6回:“你们这一班军装大买办,平时眼高于天何尝有个朋友在心上!”
摇唇鼓舌 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