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一格的成语故事

拼音bié jù yī gé
基本解释格:格式;风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容别致、新颖;与众不同的样子、风度等。
出处清 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暂未找到成语别具一格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别具一格)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良师益友 |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0回:“虽然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总是耳边风,纵有时听得入耳,自己要想发愤为雄,都是一般虎头蛇尾。” |
二话不说 | 老舍《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声回答。丁约翰象在教堂里说‘阿门’那样,把眼睛闭了一闭。二话不说,回头就跑。” |
没卫饮羽 | 汉·王充《论衡·儒增》:“儒书之言楚熊渠子、养由基、李广射寝石,矢没卫饮羽者,皆增之也。” |
敲边鼓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这话须得你老哥自己去找他,我们旁人只能敲敲边鼓。” |
目眩神夺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瞳人语》:“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尤生平所未睹,目眩神夺,瞻恋弗舍。” |
怡志养神 | 三国·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八:“长寄灵岳,怡志养神。” |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 | 《孙子·军事》:“归师勿遏,师必阙,穷寇勿追。” |
敲骨吸髓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昔人求道,敲骨吸髓,刺血济饥。” |
天塌地陷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我有了这件东西,说到得了天塌地陷也是瞎话,横竖咱们大清国万万年,我邓振彪也万万年了。” |
文人学士 | 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中》:“昔之文人学士,平生精力,咸萃兹途。” |
秉烛夜游 | 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
声名狼藉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蒙恬列传》:“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唐 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
正人先正己 | 王朔《永失我爱》:“这也就是我自个,换别人这样儿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说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
下笔如神 | 《旧唐书 陆贽传》:“其于议论应对,明练理体,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 |
宝珠市饼 | 唐 皇甫瑞《原化记 贺知章》:“贺知章尝谒卖药王老,问黄白术,持一大珠遗之。老人得珠,即令易饼与贺食。贺心念宝珠何以市饼,老叟乃曰:‘悭吝未除,术何由成?’” |
忍俊不住 | 邹韬奋《萍踪寄语》二:“张君幽默健谈,追述去年和他的夫人往甘肃时途中遇盗情形,令人忍俊不住。” |
枕籍诗书 | 汉·桓宽《盐铁论·殊路》:“夫重怀古道,枕籍诗书,危不能安,乱不能治。” |
强本节用 | 先秦 荀况《荀子 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一日三复 | 《梁书·何逊传》:“沈约亦爱其文,尝谓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 |
江山半壁 | |
一板三眼 |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六卷:“老弟你看,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人活过来,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 |
千里借筹 | 清·孔尚任《桃花扇》:“受君恩,爵封列侯;镇江淮,千里借筹。” |
履险若夷 | 《晋书·姚苌载记》:“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 |
国事多艰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7回:“迩者获罪于天,国事多艰,以致胡马长驱,干戈鼎沸。” |
饱飨老拳 | 《歧路灯》第六七回:“[杜氏]怒将起来,几乎要打,这张类村只得学刘寄如饱飨老拳的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