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小节的成语故事

拼音bù jū xiǎo jié
基本解释不拘:不拘泥;不限制;小节:琐碎的生活小事。不拘泥于生活琐事。指人在生活小事上不大在乎。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虞延传》:“(延)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
不拘小节的典故
西汉末年,东昏亭长虞延不注重生活小节,但敢于主持公道,将王莽的宠妾魏氏恶霸亲戚送入大牢。东汉时在富宗市长手下为官,因劝谏贪官富宗深得皇帝赏识,后为官洛阳,因其敢于执法而得罪皇帝亲戚阴氏而被迫自杀身亡。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拘小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见多识广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
走南闯北 | 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
鹬蚌相争 | 清 湘灵子《轩亭冤 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
胡说乱道 |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四折:“我待不言语来,忍不得你这般胡说乱道。” |
已成定局 | 欧阳山《苦斗》:“她脸上露出万事已成定局的神态,只拿一对感激不尽的圆眼睛瞪着大家。” |
倚天拔地 |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至杜陵,负其倚天拔地之材,更欲驾《风》、《骚》而上之,则有所不能。” |
刮刮杂杂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 |
遐迩闻名 |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重学敬德,遐尔著闻。” |
溜之大吉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8回:“帮他几个,其中一班势利小人,早已溜之大吉。” |
不劳而食 | 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我们掌柜的说,解放了不应当不劳而食。” |
父母之国 |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大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了何为莫出?” |
君子固穷 |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
蚁附蝇集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兵部 武臣好文》:“山人辈作队趋之,随军转徙,无不称季馨词宗先生,蚁附蝇集,去而复来。” |
更长漏永 |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我为你呵挨了些更长漏永,受了些裘寒枕冷。” |
怀刺漫灭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祢衡传》:“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 |
流离颠疐 |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褒赠伊川》:“又从而排陷之,卒使流离颠疐,无所为而死。” |
悬河泻火 | 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二节:“扫荡无余,犹悬河以泻火。” |
睡长梦多 | 老舍《四世同堂》:“所长,毛遂自荐,我当大媒好了!事情是越快办越好,睡长梦多!” |
以一奉百 | 汉 王符《潜夫论 浮侈》:“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 |
观者如云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三卷:“言适为项王相召饮酒,欲醉方返。溪滨观者如云。” |
执两用中 | 《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
顺时随俗 | 《陈书·姚察传》:“察乃博引经籍,独违群议……其不顺时随俗,皆此类也。” |
多闻阙疑 |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
尽节死敌 | 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入则务本疾作,以实仓廪;出则尽节死敌,以安社稷。” |
彗汜画涂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褒传》:“水断蛟龙,陆犀革,忽若彗汜画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