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坏乐缺的成语故事


礼坏乐缺

拼音lǐ huài yuè quē

基本解释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出处《梁书·徐勉传》:“礼坏乐缺,故国异家殊,实宜以时修定,以为永准。”


暂未找到成语礼坏乐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礼坏乐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光宗耀祖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儿子管他,也为的是光宗耀祖。”
照单全收 清·惜阴堂主人《二度梅》第六回:“俗语说得好:‘人情不在厚薄’,看老夫的情面,不要与他较量,照单全收了罢。”
博采众长 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自高自大 三国 韦昭《国语》集解:“求掩盖人以自高大,则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黄发鲐背 南朝·宋·宗炳《明佛论》:“虽复黄发鲐背,犹自觉所经俄顷,况其短者乎?”
一丁点儿 周作人《自己的文章》:“写文章也微微懂得一点苦甘冷暖,结果只有‘一丁点儿’的知。”
休牛放马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今丧乱即平,休牛放马,烽燧灭影。”
方寸地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
大展宏图 唐 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启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
方兴未已 铁郎《二十世纪之湖南》:“世变茫茫,方兴未已。”
抹一鼻子灰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赵姨娘来时,兴兴头头,谁知抹了一鼻子灰,满心生气,又不敢露出来,只得讪讪的出来了。”
口轻舌薄 《天雨花》第25回:“小小年纪无厚道,口轻舌薄诮谁人?”
覆舟载舟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九原可作 《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破觚为圆,斫雕为朴 《梁书·良吏传》:“梁兴,破觚为圆,斫雕为朴,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
山吟泽唱 明·吴承恩《<留恩录>序》:“夫兔人葛妇,不班于黼芾;山吟泽唱,无谓于律吕。”
遮人耳目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3回:“又何尝有什么丑处!可见装点造作总难遮人耳目。”
一物不知 汉·扬雄《法言·君子》:“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夜行被绣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舐糠及米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吴王濞列传》:“里语有之,‘舐糠及米。’”
披红挂彩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彩,入南郡买办物件。”
政清狱简 《清史稿·黎士弘传》:“裁缺,改授永新知县。政清狱简,与民休息。”
肉竹嘈杂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旱雷聒耳,肉竹嘈杂,不复可闻言笑。”
玉碎香消 明 无名氏《寻亲记》第二十四出:“玉碎香消镜台荒,绿云缭乱懒梳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