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成语故事


乘风破浪

拼音chéng fēng pò làng

基本解释乘:趁着。趁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也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

出处《宋书 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乘风破浪的典故

南北朝时,有个年青人名叫宗悫,字元干。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叔叔舞剑弄棒,练拳习武,年纪不大,武艺却十分高强。

有一天正是他的哥哥结婚的日子,家里宾客盈门,热闹非凡。有十几个盗贼也乘机冒充客人,混了进来。

正当前面客厅里人来人往,喝酒道贺之际,这伙盗贼却已潜入宗家的库房里抢劫起来。有个家仆去库房拿东西,发现了盗贼,大声惊叫着奔进客厅。一时间,客厅里的人都被惊呆了,不知如何是好。只见宗悫镇定自若,拔出佩剑,直奔库房,盗贼一见来了人,挥舞着刀枪威吓宗悫,不许他靠前。

宗悫面无惧色,举剑直刺盗贼,家人也呐喊助威。盗贼见势不妙,丢下抢得的财物,赶紧脱身逃跑了。

宾客见盗贼被赶走了,纷纷称赞宗悫机敏勇敢,少年有为。问他将来长大后干什么?他昂起头,大声地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果然,几年以后,当林邑王范阳迈侵扰边境,皇帝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前往讨伐时,宗悫自告奋勇地请求参战,被皇帝任命为振武将军。一次,檀和之进兵包围了区粟城里林邑王的守将范扶龙,命宗悫去阻击林邑王派来增援的兵力。

宗悫设计,先把部队埋伏在援兵的必经之路,等援兵一进入埋伏圈,伏军立即出击,把援兵打得个落花流水。

就这样,宗悫果然替国家打了不少胜仗,立下许多战功,被封为洮阳候。实现了他少年时的志向。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乘风破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玩世不恭 明 李开先《雪蓑道人传》:“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妨功害能 汉·李陵《答苏武书》:“而防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
牛头不对马嘴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
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宝马香车 唐 沈佺期《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宝马香车清渭滨,红桃碧柳禊堂春。”
惊见骇闻 清·刘大櫆《与王君书》:“以故凡厥所有,皆与世龃龉,只可自娱,不堪共质。间尝出以示人,惊见骇闻,非怒则笑。”
万象更新 清 曹雪芹《红楼梦》:“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铁中铮铮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
固执不通 李脃人《暴风雨前》第三部分:“偏偏室里坐的恰又是那个固执不通的吴翘胡子。”
护过饰非 《清史稿 和珅传》:“和珅率对不以实,诏斥护过饰非,革职留任。”
心忙意急 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一折:“见一人急高呼骤征踠,慌的我兜战马急回还,心忙意急将人盼。”
重规迭矩 《三国志·蜀书·郤正传》:“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奋不顾命 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故司州刺史蔡道恭率励义勇,奋不顾命。”
方滋未艾 清·蒋士铨《临川梦·拒弋》:“咳,权相所为,一无忌惮至此。主少国疑之祸,方滋未艾矣!”
肝心若裂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腾用伤悼,肝心若裂。”
索尽枯肠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0回:“来秋的令烦得很,令人索尽枯肠。”
胡诌乱傍 古立高《隆冬》:“那寡妇在屋里也听见了,开始以为孔驰仁胡诌乱傍,而且也听不十分懂,后来越听越觉着并非单纯虚张声势,于是也慌了神。”
殆无孑遗 晋·周祗《与刘裕书谏伐蜀》:“然益土荒残,野无青草,成都之内,殆无孑遗。”
隐若敌国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
兵勇将猛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6回:“诉说宋江等兵勇将猛,折了五将,全军覆没,特来恳告元帅,借兵报仇。”
驽马十舍 《淮南子·齐俗训》:“夫骐骥千里,一日而通;驽马十舍,旬亦至之。”
奇光异彩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一回:“向里一望,只见是个窈窕洞房,满室奇光异彩,也不辨是金是玉,是花是绣,但觉眼光缭乱而已。”
折足覆餗 《周易·系辞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回生起死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回生起死妙难言,拯惫扶危更多益。”
横恩滥赏 宋·叶適《宝谟阁直学士刘公墓志铭》:“冗兵冗吏,所宜痛减;横恩滥赏,不可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