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的成语故事

拼音qīng yún zhí shàng
基本解释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出处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青云直上的典故
战国时期,魏国的范雎才华出众,但苦于家境贫寒,只得先在中大夫须贾手下当差。一次,须贾奉魏王之命出使齐国,让范雎也一同前往。齐襄王十分赏识范雎的口才,便命人赏赐黄金和美酒给他。须贾以为范雎做了有害于魏国的事情,便将此事禀告了相国魏齐。魏齐大怒,将范雎痛打了一顿。最后范雎装死才逃到了秦国,并改名张禄。范雎依靠自己出众的才华,很快得到秦昭王的赏识,并被提拔为秦国的相国。这时魏国听说秦国打算进攻韩国和魏国,便派须贾出使秦国去求和。范雎得知后,决定报复须贾。他穿了一身破旧的衣服去见须贾。须贾可怜他,就招待了他,还送给他一件袍子。范雎故意说带须贾去见当时秦国权重一时的相国张禄。到了相国府,须贾才知道原来张相国就是范雎。须贾连忙磕头自称“死罪”,并说:“我想不到您能升迁得这么快。从此以后,我不敢再谈论天下的才学,也不敢再过问政治。我犯了死罪,请您处罚我。”范雎历数了他的三条罪状,但念他送给自己袍子,还算有情有义,最终饶恕了他。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青云直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立地书橱 | 《宋史·吴时传》:“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成,两学目之曰立地书橱。” |
应有尽有 | 《宋书 江智渊传》:“怀文每称之曰:‘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其江智渊乎!’” |
魂飞魄散 |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
如胶似漆 | 明 施耐庵《水浒传》:“那张三和这婆惜,如胶似漆,夜去明来,街坊上的人也都知了。” |
魄荡魂摇 | 《雪岩外传》第六回:“雪岩左顾右盼的赏鉴了一回,想起隋炀帝的乌铜镜屏的艳事,便不禁魄荡魂摇起来。” |
鹰拿燕雀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皂隶似鹰拿燕雀,把吴氏向阶下一摔,正待用刑。” |
耳根清净 | 《圆觉经》上卷:“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 |
谦恭下士 | 《陈书 始兴王伯茂传》:“伯茂性聪敏,好学,谦恭下士。” |
意懒心灰 | 元·乔吉《乔梦符小令·玉交枝·头适二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
归正返本 | 晋·常璩《华阳国志·李特雄寿势志》:“上书劝寿归正返本,释帝称王。” |
断梗飞蓬 | 宋·陆游《拆号前一日作》诗:“飘零随处是生涯,断梗飞蓬但可嗟。” |
解铃须用系铃人 | 明·瞿汝稷《指月录》第23卷:“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师曰:‘系者解得。’” |
蔓引株求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逮社》:“奉命今将逆党搜,须得你蔓引株求。” |
琥珀拾芥 | 《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唐·孔颖达疏:“亦有异类相感者,若磁石引针,琥珀拾芥。” |
际地蟠天 | 庄周《庄子 刻意》:“上际于天,下蟠于地。” |
淫学流说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淫学流说。” |
横枪跃马 | 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
鼪鼬之径 | 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蛩然而喜矣。” |
卖狱鬻官 | 《北史·魏咸阳王坦传》:“虽禄厚位尊,贪求滋甚,卖狱鬻官,不知纪极。” |
良时吉日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新道台择了接印日期,颁了红谕出去,到了良时吉日,便具了朝衣朝冠,到衙门接印。” |
莫展一筹 | 明 张居正《与王鉴川计四事四要书》:“本兵错愕惶惑,莫展一筹。” |
假仁假意 | |
眉尖眼尾 | 宋·石孝友《卜算子》:“一剪艳波横,两点愁山重。收拾眉尖眼尾情,作个鸳鸯梦。” |
葛巾野服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这国能葛巾野服,扮作了道童模样。” |
散发抽簪 | 三国·魏·钟会《遗荣赋》:“散发抽簪,永纵一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