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顾行,行不顾言的成语故事

拼音yán bù gù xíng,xíng bù gù yán
基本解释说话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行事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诺言。指言行不一致。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暂未找到成语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言不顾行,行不顾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以身作则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黑灯瞎火 |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呵,你这个时候,走什么,黑灯瞎火的。” |
今雨新知 | |
国家大事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贾复传》:“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 |
浅见寡识 | 宋·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今辄条数事,布于左右,非出于浅见寡识。” |
轰雷贯耳 | 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久闻贤士大名,如轰雷贯耳。” |
燕麦兔葵 | 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上卷:“燕麦兔葵,奚取刘郎之咏;天街内库,徒传泰妇之吟。” |
不曾序过 | |
泪如泉涌 | 唐 刘损《愤惋诗》:“莫道诗成无泪下,泪如泉滴亦须干。” |
鞍马劳倦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
雾里看花 | 唐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
绵绵缗缗 | 清·梅曾亮《盋山余霞阁记》:“其东南万屋沉沉,炊烟如人立,各有所企,微风绕之,左引右挹。绵绵缗缗。” |
耳闻则诵 | 《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
命辞遣意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80卷:“然亦须得其命辞遣意方可。” |
一片焦土 | 唐·杜牧《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死声淘气 | 明·冯惟敏《醉太平·李中麓醉归堂夜话》曲:“死声淘气叫皇天,老天公不管。” |
天长地老 | 明·高濂《玉簪记·词媾》:“两情浓同下蓝桥,战兢兢欢娱较少,成就了凤友鸾交,休忘却天长地老!” |
暮楚朝秦 | 清·张岱《陶庵梦忆·日月湖》:“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故园亭亦聊为之。” |
得一知己,死可无恨 | 谢觉哉《知己难》:“所谓‘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得一知己,死可无恨’。” |
买臣覆水 | 相传汉代朱买臣贫贱时,其妻出走,显达后,其妻又回来,朱买臣泼水于地,令妻收回。 |
发蒙启滞 | 《宋书·武帝纪下》:“古之建国,教学为先,弘风训世,莫当于此,发蒙启滞,咸必之。” |
鸱张鱼烂 | 《旧唐书·僖宗纪》:“初则狐假鸱张,自谓骁雄莫敌;旋则鸟焚鱼烂,无非破败而终。” |
贵极人臣 | 《三国志 吴书 孙林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高阳王寺》:“贵极人臣,富兼山海,居止第宅,匹于帝宫。” |
嫠不恤纬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 |
粝食粗衣 |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大公资助张协》:“奴供备粝食粗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