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之秀的成语故事

拼音hòu jìn zhī xiù
基本解释犹言后起之秀。
出处《宋书·张畅传》:“畅少与从兄敷、演、敬齐名,为后进之秀。”
暂未找到成语后进之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后进之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双栖双宿 | 宋 尤袤《全唐诗话》卷六:“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
酒池肉林 | 东汉 班固《汉书 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 |
一时之标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王徐徐答曰:‘亡叔是一时之标,公是千载之英。’一坐欢然。” |
龟玉毁椟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虎兕出於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
香象绝流 | 明·袁宗道《杂说》:“至如般若缘深,灵根夙植,伽陵破卵,香象绝流。” |
朝气勃勃 | 邓小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在革命胜利……的一代,是朝气勃勃的,但是也有弱点。” |
旦旦而伐 | 《孟子·告子上》:“亦犹斧斤之于森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
想望风概 | 元·揭傒斯《与萧维斗书》:“天下之士,莫不想望风概,咨嗟叹息曰:‘萧公真贤矣哉。’” |
宁遗勿滥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阅起文来岂有不宁遗勿滥之理。” |
连朝接夕 |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 |
东野巴人 |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夫听《白雪》之音,观《绿水》之节,然后《东野巴人》,蚩鄙益著。”吕延济注:“东野,下里之音。”宋玉以问曰:“客有歌于郢中都中,其始曰《下里巴人》也。” |
一致百虑 | 《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
事不宜迟 | 明 施耐庵《水浒传》:“杨春道:‘好计!我和你便去,事不宜迟!’” |
不如意事常八九 | 《白雪遗音·南词·十二时》:“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语人言无二三。” |
群威群胆 | 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 |
纤尘不染 |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
潮鸣电掣 | 鲁迅《集外集 斯巴达之魂》:“惟见如火如荼之敌军先锋队,挟三倍之势,潮鸣电掣以阵于斯巴达军后。” |
山锐则不高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山锐则不高,水径则不深。” |
方圆可施 | 《南齐书·沈宪传》:“补乌程令,甚著政绩。太守褚渊叹之,曰:‘此人方圆可施。’” |
有目共赏 | 清 陈裴之《湘烟小录 瑞兰雪涕拜题》:“云公子人品学问,有目共赏。” |
青眼相加 | 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筴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
回天无力 | 清 冯起凤《昔柳摭谈 秋风自悼》:“后探得的耗,万箭攒心,脏腑欲裂。但木已成舟,回天乏术。” |
雨泽下注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
投诸四裔 | 《左传 文公十八年》:“流四凶族,浑敦、穷奇、寿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
趔趄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