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虎诗龙的成语故事

拼音jiǔ hǔ shī lóng
基本解释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出处清·丘逢甲《东山酒楼次柳汀韵》:“狂饮且共楼头醉,酒虎诗龙各自豪。”
暂未找到成语酒虎诗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酒虎诗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叽叽喳喳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忽然又听得隔房一阵人声,叽叽喳喳说的都是天津话。” |
爱惜羽毛 | 西汉 刘向《说苑 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
秉笔直书 | 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郭先生,自古‘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 |
天年不测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此后成人婚娶,俱系鲍文卿抚养,立嗣承裆,两无异说。如有天年不测,各听天命。” |
后悔无及 |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六年》:“既成谋矣,盍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
芝兰之室 | 汉·戴德《大戴礼》:“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
邪不压正 | 曹禺《我对戏剧创作的希望》:“就是邪不压正嘛,最后是正面人物得到了胜利!” |
好高骛远 | 《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
大大方方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所以他们但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总是贼头贼脑,躲躲藏藏,背人而食。” |
改步改玉 | 左丘明《左传 定公五年》:“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 |
杨虎围匡 | 《史记·孔子世家》:“扞孔子呴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 |
易同反掌 | 《北史·王轨传》:“此州控带淮南,邻接强寇,欲为身计,易同反掌。” |
嫦娥奔月 | 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 |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丰化和尚》:“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属人耳目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师有功,国人喜以逆之,先入,必属耳目焉。” |
亡国之社 | 《谷梁传·哀公四年》:“亡国之社,以为庙屏,戒也。” |
握粟出卜 | 《诗·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是何能谷。”郑玄笺:“但持粟行卜,求其胜负。” |
望秋先陨 | 宋·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 |
不知春秋 |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
韬神晦迹 | 《隋书·薛道衡传》:“粤若高祖文皇帝,诞圣降灵则赤光照室,韬神晦迹则紫气冲天。” |
一轰而散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大家才嘻嘻哈哈一轰而散,跑出去了。” |
自求多福 | 《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
阴阳两面 | 浩然《艳阳天》第52章:“特别是那个阴阳两面的马之悦,跟村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明来,又跟外地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暗往。” |
东游西逛 | 《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四人帮’横行时,有些学生基本上不上课,东游西逛,学得‘油腔滑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