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号布令的成语故事

拼音fā hào bù lìng
基本解释发:发布;号:号令;布:发布;令:命令。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
出处战国·卫·吴起《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
暂未找到成语发号布令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发号布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啮檗吞针 | 唐 康骈《李使君》:“及至冰餐,俱置一匙于口,各相眄良久,咸若啮檗吞针 。” |
射影含沙 | 清·许奉恩《里乘》第七卷:“输金获兔,犹属幸事,祸人转以福人,射影含沙,徒劳心计。” |
画虎成狗 | 《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
万里长征 | 唐 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湔肠伐胃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湔肠伐胃,受赐已多。尚有一事相烦,不知可否?” |
酸文假醋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这有什么?大凡一个人,总别酸文假醋的才好。” |
茫无边际 |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在矿井里》:“钱花光了,没钱买火车票,父亲急得在湖岸上来回转圈,望着茫无边际的湖水发愁。” |
兰薰桂馥 | 唐 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常山王之玉润金声,博望侯之兰薰桂馥,羽仪百代。” |
饱暖生淫欲 | 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正旦唱]这厮只因饱暖生淫欲……[正旦唱]便休想似水如鱼。” |
没精打采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
同文共轨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
独辟蹊径 | 清 叶燮《原诗 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而栩栩然自是也。” |
喜形于色 | 《北史 高允传》:“允喜形于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 |
并为一谈 | 唐 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
令不虚行 | 《管子·重令》:“国不虚重,兵不虚胜,民不虚用,令不虎行。” |
朝乾夕愓 | 语出《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深恶痛绝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
消愁解闷 |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搽旦云]我不和你撒赖撒痴的,断了酒者![正末唱]教我断消愁解闷瓮头香。” |
伺瑕抵蠙 | |
疥癞之疾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疥癞之疾,何足挂意!闻某不才,来日愿决一阵,务要全胜。” |
负气含灵 | 清·陈维崧《平滇颂》:“此则普天率土,感切同雠;负气含灵,无非共愤。” |
树同拔异 | 宋·司马光《稷下赋》:“下论孔墨,上述羲炎,树同拔异,辨是分非。” |
七足八手 | 沙汀《替身》:“这时候,那个可怜的盐客,已经在七足八手下打扮好了。” |
至信辟金 | 战国·宋·庄周《庄子·庚桑楚》:“至仁无亲,至信辟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