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户修a>成语词典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的故事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的成语故事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拼音bái tóu rú xīn,qīng gài rú gù

基本解释白头:老年;倾盖:停车,初见。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

出处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的典故

西汉时期,邹阳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入死囚牢,他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信表明忠心。他列举了荆轲、卞和、李斯等事例,说“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双方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到老了还是像刚认识一样。梁孝王深受感动并释放了他。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当断不断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春申君列传论》:“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师直为壮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
官高爵显 秦腔《游龟山》第五场:“官拜湖广总督,真乃官高爵显,富贵荣华。”
华发苍颜 宋·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时移俗易 西汉 刘安《淮南子 齐俗训》:“是故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
口耳相传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轻生重义 《晋书·周访传》:“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之躯,可谓志节之士也。”
看风行事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四讲》:“许多专制国家,都是顺应潮流去看风行事。”
改途易辙 清 朱之瑜《端亭记》:“勉吾子改途易辙而合同乎世俗,则告朋友不信,将如何而可?”
深自砥砺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贾诩传》:“文帝从之,深自砥砺。”
戴发含牙 清·洪昇《长生殿·骂贼》:“雷海清呵!若不把一肩担,可不枉了戴发含牙人是俺。但得纲常无缺,须眉无愧,便九死也心甘。”
并容徧覆 宋 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真宗皇帝继统遵业,以涵煦生养,蕃息齐民;以并容徧覆,扰服异类。”
冒大不韪 《清史稿·礼志二》:“严谕集议,尚未裁决遵行,则后人孰肯冒大不韪?”
悬悬在念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2回:“因不见贤徒,悬悬在念,今幸得胜而回!”
上梁不正下梁歪 晋 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
跌荡不拘 明 袁黄、王世贞《纲鉴合编 宋纪 武帝》:“八月,宋主杀中书令王僧达,僧达幼聪警能文,而跌荡不拘。”
马如游鱼 《初学记》卷四引汉·刘桢《鲁都赋》:“日暮宴罢,车骑就衢,盖如飞鹤,马如游鱼。”
洞房花烛 北周 庾信《和咏舞》诗:“洞房花烛明,燕余双舞轻。”
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纤毫无爽 《魏书·律历志》:“至于夕伏晨见,纤毫无爽。”
疾言怒色 清 戴名世《张验封传》:“为人宽厚和平,平生未尝有疾言怒色,有犯者皆不与校。”
托物陈喻 元·杨载《诗法家教·讽谏》:“古人凡欲讽谏,多借以喻彼,臣不得于君,多借妻以思其夫,或托物陈喻,以通其意。”
衔橛之虞 明·何景明《功实篇》:“夫利猛兽之乐者忘衔橛之虞。”
秋实春华 清 林则徐《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凡尔诸生,各宜踊跃,此日驰驱文囿,竞吐珠零锦粲之词;他年黼黻皇猷,伫收秋实春华之用。”参见“春华秋实”。
矫情自饰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官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