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彘不若的成语故事

拼音gǒu zhì bù ruò
基本解释连猪狗都不如。比喻品行十分恶劣。彘:猪。
出处荀况《荀子 荣辱》:“人也,下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暂未找到成语狗彘不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狗彘不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登大雅之堂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
隔壁听话 | 明·唐顺之《答王遵岩书》:“盖非特文章气节平生所劼力而事者,既于真性不切及所闻于经书师友与意见之所窥测,而自以为道者,亦竟如隔壁听话,全无交涉。” |
沆瀣一气 | 宋 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
窥见一斑 | 《高子遗书 会语九八》:“一向不知阳明、象山学问来历,前在舟中似窥见其一斑。” |
刬旧谋新 | 宋 田况《儒林公议》卷上:“范仲淹入参宰政,富弼继秉枢轴。二人以天下之务为己任,谓朝政因循日久,庶事隳敝,志欲刬旧谋新,振兴时治,其气锐不可折。” |
附耳密谈 | 茅盾《动摇》:“胡国光远远地看见王荣昌站在一家小杂货铺前和一个人附耳密谈。” |
蚁膻鼠腐 | 明·唐顺之《寄高上尚书》:“其高者则激昂于文章气节之域,而其下者则遂沉酣濡首于蚁膻鼠腐之间。” |
清心寡欲 |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我奉师父法旨,着你清心寡欲,受戒持斋,不许凡心动。” |
巴三览四 |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览四。” |
羞花闭月 | 明 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
斫雕为朴 | 《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后汉书·皇后传序》:“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及贵人。” |
刀过竹解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后来,果然办得水到渠成,刀过竹解。” |
龙章凤彩 | 唐·邵混之《元氏县令庞君清德碑》:“君纯德天资,大材灵降,龙章凤彩,凝脂点漆。” |
千里结言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独行传·范式》:“母曰:‘三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
争前恐后 |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五十五回:“欢乃麾兵直进,大众争前恐后,一涌而上,无复行列。” |
四至八道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 |
局天扣地 | 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
聚讼纷然 |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此其义后贤聚讼纷然,谓其徒尚有形之利,而不数无形之利。” |
眼明手捷 |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想起俺少时节眼明手捷,体快身轻;到如今老了也腰曲头低。” |
如花似朵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轿子里面,如花似朵的一个年少女子。” |
同日而论 |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
上了贼船 | 浩然《艳阳天》:“别哭啦,哭也没用。这一回,我算上了贼船,走到江心了!” |
击钟陈鼎 | 《史记 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 |
蛤蟆夜哭 | 《艾子杂说》:“复闻有言曰:‘吾今幸无尾,但恐更理会蝌蚪时事也。” |
辞不意逮 | 宋·刘学箕《<松江哨遍>词序》:“至欲作数语以状风景胜概,辞不意逮,笔随句阁,良可慨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