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脂自照的成语故事

拼音qí zhī zì zhào
基本解释燃起肚脐的脂肪,为自己照明。比喻坏人最终没有好下场,自作自受。
脐脂自照的典故
东汉末年,国舅何进没有消灭“十常侍”反而被杀,董卓趁机进京,赶少帝刘辩下台,另立刘协为汉献帝。他作威作福,滥杀无辜,同时贪污受贿,火烧洛阳。闹得民不聊生。董卓被吕布所杀,抛尸荒野,人们把他肚脐眼中流出的油点燃。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脐脂自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金蝉脱壳 | 元 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
人才辈出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第六》:“犹之诗、赋、古文以及时艺,其中人才辈出,一人胜似一人。” |
隙穴之窥 | 清·龚自珍《太仓王中堂奏疏书后》:“掞区区抱蝼蚁之忠,逞隙穴之窥,于康熙五十六年、五十九年、六十年,奏请册立皇太子,疏前后十余上。” |
七十二变 | 毛泽东《矛盾论》:“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淮南子》中所说的‘羿射九日’,《西游记》中所说的孙悟空七十二变……” |
瞬息万变 | 宋 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
回味无穷 | 宋 王禹偁《小畜集 卷六 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
三姑六婆 | 明 陶宗仪《辍耕录 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
鱼贯雁比 | 清·张岱《陶庵梦忆·扬州清明》:“余所见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拟,然彼皆团簇一块,如画家横披,此独鱼贯雁比,舒长且三十里焉,则画家之手卷矣。” |
麻姑献寿 | 晋 葛洪《神仙传》卷七:“麻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东南余姑山。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 |
扑杀此獠 | 《新唐书·褚遂良传》:“武氏从幄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 |
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
倾家竭产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董和传》:“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 |
发奋为雄 |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卓异自立。” |
暗室逢灯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回:“天幸遇著相公,如暗室逢灯,绝渡逢舟,从此读书作文,俱可望有门径矣!” |
切切实实 |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七回:“你来倒是切切实实的做两首罢!” |
以势压人 | 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首先要对讨论和批评的问题研究清楚,绝不能以偏概全,草木皆兵,不能以势压人,强词夺理。” |
糖衣炮弹 | 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49章:“不要中了敌人的糖衣炮弹,被人家拉过去。” |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 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自古道,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必然见俺二人学业成就,着俺下山,进取功名。” |
少衣缺食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人都被拿去做工,荒功废业,家里一定弄得少衣缺食,这等苦恼。” |
巧偷豪夺 | 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诗:“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
携老扶幼 | 《新唐书·魏征传》:“贞观初,频年霜早,几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老扶幼,来往数年,卒无一户亡去。” |
使心别气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第12回:“可知有你这歪老货搬弄,致使我家一向使心别气。” |
剑履上殿 |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于是乃令萧何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
穷儿暴富 | 宋·苏轼《答程父推官书》:“儿子比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 |
穷兵极武 |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奢侈无限,穷兵极武,百姓空竭,万民疲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