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液琼浆的成语故事


玉液琼浆

拼音yù yè qióng jiāng

基本解释琼:美玉。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出处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休道是酒,便是玉液琼浆,我咽不下。”


暂未找到成语玉液琼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玉液琼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遗形藏志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傲然挺立 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珠流璧转
古古怪怪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9回:“一座古古怪怪的高山,好凶险!”
才高八斗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先发制人 东汉 班固《汉书 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大吃一惊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
郑重其事 清 曹雪芹《红楼梦》:“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乃武乃文 语出《书经 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丢魂失魄 俞林《在太行山上》:“小范首先从树丛后面猛跳出来,那家伙吓得丢魂失魄,尖叫一声,返身就跑。”
南蛮鴂舌
揆情审势 清·陈炽《<盛世危言>叙》:“我恶西人,我思古道,礼失求野,择善而从,以渐复虞、夏、商、周之盛轨,揆情审势,旦暮之间耳。”
望风而逃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曹操以百万之众,闻吾之名,望风而逃,今汝何人,敢不投降!”
运斧般门 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套曲:“向管中窥豹那知外,坐井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
孤孤恓恓
天真烂缦 茅盾《虹》:“她那种抢先说话的脾气、顽皮的举动,处处都露出天真烂缦。”
戴霜履冰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奋发向上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各条战线上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奋发向上的风气。”
翘辫子 艾煊《大江风雷》第三部:“另外一只手,在它鼻子上轻轻一敲,它就翘辫子了。”
打家截舍 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二折:“某裴炎的便是,一生好打家截舍。”
身寄虎吻 晋·桓彝《荐谯无彦表》:“凶命屡招,奸威乃逼,身寄虎吻,危同朝露。”
一班半点 宋·黄庭坚《望远行》词:“且与一班半点,只怕你没丁香核。”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二出:“近日来与小生有一班半点之事,争奈撇不下此妇人。”
疏宕不拘 《北史·薛憕传》:“憕早丧父,家贫,躬耕以养祖母,有暇则览文籍,疏宕不拘,时人未之奇也。”
置水之情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庞参传》:“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
犬不夜吠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6卷:“在任治得路不拾遗,犬不夜吠,丰稔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