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言老套的成语故事

拼音chén yán lǎo tào
基本解释陈旧的言词和套数。
出处夏丐尊、叶圣陶《文心》十三:“专从书上去学文字,即使学的好,也只是些陈言老套,有什么用处呢?”
暂未找到成语陈言老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陈言老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敲诈勒索 | 曲波《林海雪原》:“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
亡羊补牢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羞恼成怒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这婆子,一则吃了酒,二则被这丫头揭着弊病,便羞恼成怒了。” |
下不了台 | 张恨水《夜深沉》第15回:“她要是不睬你,你恼她,她下不了台。” |
哑哑学语 | 《精卫石》第二回:“已生一子周岁,刚是哑哑学语。” |
葬身鱼腹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
五谷丰熟 | 《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
公是公非 | 唐·刘禹锡《天论上》:“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 |
归根究柢 | 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五幕:“归根究柢,害你哥哥的人,就是张大户。” |
拳拳之枕 | |
桑土之谋 | 《明史·赵世卿传》:“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有事则议全汤之策。” |
全神灌注 | 张天翼《春风》:“丁老师全神灌注地听着,有时候他得插句把嘴。” |
棒打鸳鸯 | 明 孟称舜《鹦鹉墓贞文记 死要》:“他一双儿女两情坚,休得棒打鸳鸯作话传。” |
倚门倚闾 | 《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36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
单相思 | 明·高濂《玉簪记·村郎闹会》:“只见些花落东风点绿苔,佩环声,归仙宅,单相思今空害。” |
九阍虎豹 | 张素《威介推事》诗:“九阍虎豹嗟难近,一炬龙蛇事可怜。” |
紧行无善踪 | |
惊世绝俗 | 宋·苏轼《王元之画像赞》:“公之所为,必将惊世绝俗,使斗筲穿窬之流心破胆裂。” |
丰杀随时 | 《晋书·礼志》:“礼典轨度,丰杀随时,虞、夏、商、周咸不相袭,盖有由也。” |
同声共气 | 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我想世上的人,同声共气的也有,谁似我们两个德性、才华,不争分寸。” |
予末小子 | 《尚书·顾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 |
渺然一身 | 宋·陈亮《与石应之》:“古之君子以渺然一身而能与天地并立者,岂周旋上下委曲弥缝之所能办哉!” |
作事不时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八年》:“作事不时,怨读言动于民。” |
吹箫乞食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