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如故的成语故事

拼音chù mù rú gù
基本解释触目:目光所及。故:旧的,过去的,本来的。满眼看到的都是过去的老样子。
出处宋·李昌令《乐善录·洪州刘生》:“未周岁,公主忽告殂,国主不胜其哀,怒曰:‘吾不敢复见刘生,其官物不一与,遣归洪州。’生恍疑梦觉,触目如故。”
暂未找到成语触目如故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触目如故)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文山会海 | 《人民日报》1988年11月26日:“机关干部解脱了文山会海之后,获得更多时间和精力,该是一件幸事。” |
口是心非 | 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
乐在其中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碎心裂胆 | 《四游记·萧后吕客谈兵》:“仗臣平生所学,排上南天七十二阵,宋之君臣,必茫然莫知,将碎心裂胆,无计所出矣。” |
架肩接踵 | 宋·无名氏《灯下闹谈·升斗得仙》:“李相公砡镇扬日,夜梦长衢而行,见一金字牌屹于路左,观者架肩接踵而至,遂诣看焉。” |
东挦西扯 |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以大不逮之财而日行勉强支持之事,东挦西扯,忧苦莫当。” |
木直中绳 | 战国·赵·荀况《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隐姓埋名 |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因此上不事王侯,不求闻达,隐姓埋名作庄家学耕稼。” |
豆分瓜剖 | 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
九五之位 | 《宋书·武帝纪》:“夫或跃在渊者,终飨九五之位。” |
字若涂鸦 | 唐·卢全《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
唐突西施 | 梁启超《诗话》:“更会串一戏,曰《易水饯荆卿》,其第一幕‘饯别’内,有歌四章,以《史记》所记原歌作尾声,近于唐突西施,点窜《尧典》。” |
沉静寡言 | 《逸周书·官人解》:“沉静而寡言,多稽而险貌,曰质貌者也。” |
绨袍恋恋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7回:“汝所以不得死者,以绨袍恋恋,尚有故人之情。” |
贪欲无厌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夫高,故贱人也,无识于理,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求欲无穷,臣故曰殆。” |
魂颠梦倒 | 明·冯梦龙《锦堂月·金阊纪遇》套曲:“魂颠梦倒神未定,忽听得雨骤风狂闹五更。” |
数奇不偶 | 清·汪琬《资政大夫驻防京口协领祖公墓志铭》:“官止于协领,年止于下寿,抑何数奇不偶也?” |
闲愁万种 | 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真乃是消磨了闲愁万种。” |
超然不群 | 《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
未了公案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僧问:‘如何是先师未了底公案?’师便打曰:‘视祢不了,殃及儿孙。’” |
托物寓感 | 明·王炜《慈竹堂记》:“夫奉亲致养者,孝子之折分;托物寓感者,仁人之至情。” |
气竭声澌 | 《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气竭声澌,不知所云。” |
掠美市恩 |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九:“所谓曲意徇物,掠美市恩,其用心要作甚?” |
非刑吊拷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我实不曾为盗,你们非刑吊拷,务要我招认。” |
衣不兼采 | 东汉·班固《汉书·游侠传·朱家》:“家亡余财,衣不兼采,食不重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