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朽摧枯的成语故事


拉朽摧枯

拼音lā xiǔ cuī kū

基本解释同“摧枯拉朽”。

出处《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暂未找到成语拉朽摧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拉朽摧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月明千里 南朝 宋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上下其手 唐 周矩《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微讽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无是无非 元·贯石屏《村里迓鼓·隐逸》曲:“冷清清无是无非诵《南华》,就里乾坤大。”
烂额焦头 宋 李纲《谢移沣州居住表》:“进不量其浅薄,退遂致于烂额焦头。”
忧患余生 沈砺《感怀》:“光阴潦草歇繁华,忧患余生辄自嗟。”
庸中皎皎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上叹曰:‘卿庸中皎皎,铁中铮铮也。’”
补过饰非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6卷:“文士笔墨,为人补过饰非,往往如是。”
多嘴多舌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你休要多嘴多舌,如今秋雨淋漓,一日难走一日,快与我行动些。”
乘间抵隙 清·黄遵宪《驳革命书》:“于是浮浪之士,失职这徒,乘间抵隙。”
洞见肺腑 宋·陈亮《酌古论·李愬》:“愬复能待以厚礼,示以赤诚,言笑无间,洞见肺腑。”
走为上计 《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多难兴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砥砺名节 《晋书 夏侯湛传》:“论者谓湛虽生不砥砺名节,死则俭约令终,是深达存亡之理。”
胸怀磊落
四海飘零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云几番欲来相投,只恐袁绍见怪。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前偶过此处,适遇裴元绍下山来欲夺吾马,云因杀之,借此安身。”
重振旗鼓 清·湘灵子《轩亭冤·惊梦》:“侬欲重振旗鼓,烦你拟篇男女平权文劝戒女子。”
铁板歌喉 清·郑燮《道情》曲之七:“撮几句盲辞瞎话,交还他铁板歌喉。”
盐梅舟楫 元柯丹邱《荆钗记 春科》:“际风云,盐梅舟楫,一德务臣君。”
避迹藏时 唐 贾至《微子庙碑颂》:“而君崎岖险阻,避迹藏时。”
四战之地 《史记·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地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后汉书·荀彧传》:“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
飘然若仙
强加于人 王朔《过把瘾就死》:“你就是这么霸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强加于人,而我不吃这一套!”
齐名并价 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前代传子美‘桃花细逐杨花落’,手稿有改定字,而二公齐名并价,莫可轩轾。”
呼群结党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疲兵》:“夏初,楚兵昼夺十三行,背负肩担而去,呼群结党,散赴各乡,累日不归,不知所事。”
发瞽振聋 汉·枚乘《七发》:“当时之是,虽有淹病滞疾,犹将伸佉起蹙,发瞽振聋而观望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