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弦走板的成语故事


离弦走板

拼音lí xián zǒu bǎn

基本解释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章:“您哪,也当过解放军呀,花一点,也不能算是离弦走板。”


暂未找到成语离弦走板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离弦走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命在旦夕 唐 陈子昂《为建安王与诸将书》:“尽病水肿,命在旦夕。”
黯然失色 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顿使《会真》、《长恨》等篇黯然失色。”
强直自遂 《东观汉记·朱晖传》:“晖好节概,有所拔用,皆厉行之士,表善黜恶,抑强绝邪,岁常丰熟,吏民畏而爱之,为之歌曰:‘强直自遂,南阳朱季,吏畏其威,民怀其惠。’”
金石丝竹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弩箭离弦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前走的如流星过度,后走的如弩箭离弦。”
郑人买履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情同鱼水 宋·无名氏《异闻总录·房州理男》:“郎君幽婚,情同鱼水。岂不念父母追悼乎?”
空口说空话 孙中山《说知难行易》:“你们广西有几百万人,不是几个人能够教得成的,也不是空口说空话可以算得事的。”
山不转水转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0章:“山不转水转。他把根扎牢了,到时其它事说不定都可以解决……”
尽思极心 汉·王充《论衡·对作》:“其本皆起人间有非,故尽思极心,以讥世俗。”
潇潇洒洒 元·孔文卿《地藏王证东窗事犯》第三折:“三魂儿潇潇洒洒,七魄儿怨怨哀哀,一灵儿荡荡悠悠。”
死而复生 三国 魏 曹植《辩道论》:“方士有董仲君,有罪系狱,佯死数日,目陷虫出,死而复生,然后竟死。”
父为子隐 《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随珠弹雀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以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化被万方 唐·柳宗元《为李谏议贺赦表》:“恩覃九有,化被万方。”
目无下尘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深得下人之心。”
观山览水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4回:“我今主意,只教大官人多怀宝钞,远离家门,正好问柳寻花,又好观山览水。”
剗恶锄奸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杀人污佛地,我救苦下云端,剗恶锄奸。”
正身率下 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三》:“仲舒正身率下,所居而治。”
笃论高言 清 王悔生《祭海峰先生文》:“笃论高言,谆谆训诫,沃我心灵,开我眉瞆。”
追魂夺魄 明·郭勋《英烈传》第五十二回:“文忠凛然端坐,价前如狼如虎的将官,排列两行,就如追魂夺魄的一般,甚是畏惧。”
韬晦待时 茅盾《蚀·动摇》:“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后来时事日非,只好韬晦待时。”
授手援溺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
弭耳俯伏 《六韬·武韬·发启》:“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恕己及物 唐·白居易《策林一·王泽流,人心感》:“夫恕己及物者无他,以心度心,以身观身,推其所为以及天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