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鱼幕燕的成语故事


鼎鱼幕燕

拼音dǐng yú mù yàn

基本解释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出处南朝 梁 萧统《文选 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暂未找到成语鼎鱼幕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鼎鱼幕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吴强《红日》第15章:“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大家不要客气,吃一点!”
无万大千 清·翟灏《通俗编·数目》:“今俗有无万大千语。大千本佛经三千大千。”
离鸾别凤 唐 李贺《湘妃》诗:“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贵不召骄 唐·杜牧《岐阳公主墓志铭》:“贵不召骄,富不期移,是此四者,倏相首尾。”
淮王鸡狗 晋 葛洪《神仙传 刘安》:“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
长街短巷 《醒世恒言 卖郎独占花魁》:“[朱重]放下被窝等件,买巨锁儿锁了门,便往长街短巷,访求父亲。”
不忘故旧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多谢大王不忘故旧。”
寓言十九 战国·宋·庄周《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
死里求生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合我师傅父女两人,费了无限精神,成全得我转祸为福,死里求生,重归故里。”
豺狼野心 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
风行一世 胡適《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只有那‘明心见性,不立文字’的禅宗,仍旧风行一世。”
爱民如子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扞格不通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其余十八行省,那一处不是执迷不化,扞格不通呢?”
生拖死拽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遂打了个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
羽化飞天 《魏书·释老志》:“至于化金销玉,行符敕水,奇方妙术,万等千条,上云羽化飞天,次称消灾灭祸。”
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明枪容易躲,暗剑最难防 明·叶宪祖《鸾鎞记·挫权》:“待我到丞相跟前去,背他一场是非,叫他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
一狐之腋 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垂名竹帛 《封神演义》五十七回:“大丈夫先立功业,共扶明主,垂名竹帛。”
乃文乃武 唐 王勃《九成宫颂》:“一阴一阳,神道也。乃文乃武,圣图也。”
一潭死水 元 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我正忒坎坷,自怨咨,九重天忽有君恩至,正是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七窍玲珑 老舍《赵子曰》:“鹰鼻、狗眼、猪嘴,加上一颗鲜红多血、七窍玲珑的人心,才完成了一个万物之灵的人。”
密意幽悰 元·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折:“助人笑口欢容,几多密意幽悰。”
神魂荡飏
目定口呆 《说唐》第二一回:“惊得王小二目定口呆,眼巴巴看他把三十枝毛竹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