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笔疾书的成语故事


奋笔疾书

拼音fèn bǐ jí shū

基本解释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出处宋 张克庄《题方汝一班师赞后》:“或隐匿未彰,而奋笔疾书;或一语之乖谬,或一行之谄曲,虽其人之骨已朽,必绳以《春秋》之法,读之使人汗出。”


暂未找到成语奋笔疾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奋笔疾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如获至宝 宋 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有过之而无不及 《论语·先进》:“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倒行逆施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展翅高飞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风凄云惨,鹤唳猿啼。便是那树上的鸟儿,也忒楞楞展翅高飞。”
狗胆包天 《解放日报》1981年5月12日:“你真是狗胆包天,竟敢捉弄起我们来了!”
东挨西撞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终日间靠着些东涂西沫,东挨西撞,也济不得甚事。”
悼心失图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不皇,况能怀思君德。”
抹粉施脂
兴妖作怪 元 无名氏《碧桃花》:“你既然还有阳寿,阴曹地府不管,你却这等兴妖作怪。”
草薙禽狝 唐 韩愈《送郑尚书序》:“至纷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狝之,尽根株痛断乃止。”
人间天上 唐 崔颢《七夕词》:“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如椽大笔 宋 邵雍《大字吟》:“诗成半醉正陶然,更用如椽大笔抄。”
开山之祖 曾朴《孽海花》第二回:“听说宝善街,那就是前明徐相国文贞之墓地。文贞为西法开山之祖。”
谑而虐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有嘲之曰:‘嵩不知,巴不管,胡涂堂官填不满……’可谓谑而虐矣。”
声嘶力竭 《晚清文学钞 轰天雷》:“北山大哭,哭得声哑力竭,倒是嫂嫂劝住了。”
根究着实
避其锐气 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没嘴葫芦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
日中必昃,月满必亏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日中必昃,月满必亏。明公功名到此,已无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时矣。”
瓦解冰销 唐·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诗:“瓦解冰销真可耻,凝艳妖芳安是恃。”
肉林酒池 《元史·裕宗传》:“古有肉林酒池,尔欲吾效之耶!”
嚣张一时
运计铺谋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哥也,你可怜见同衙共府,你休要运计铺谋。”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则要你鱼鳞般排军阵,雁行般列队伍,依着我运计铺谋。”
痛贯心膂 宋 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岩肖之先君光禄,靖康间为京城守御司属官,尝以守御策献之朝,而议者沮之。京城失守,督将士与虏战,遂以身殉国。及归葬日,公为挽诗……岩肖每一读之,痛贯心膂。”
逋慢之罪 宋·王安石《再辞同修起居注第五状》:“臣之区区,辞说已穷,然不敢避逋慢之罪而苟止者,非特欲守前言之信,亦不敢上累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