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泉之思的成语故事

拼音hán quán zhī sī
基本解释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出处《诗经 邶风 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暂未找到成语寒泉之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寒泉之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学而不厌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形影相吊 | 三国 魏 曹植《上责躬诗表》:“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
不知进退 | 汉 荀悦《汉纪 哀帝纪下》:“恐陛下有过失之讥,贤有小人不知进退之祸。” |
不约而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
君子协定 | 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他事先征求了资产阶级的意见,和资产阶级订了君子协定,却没有向中央报告。” |
傲雪凌霜 | 宋 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
蒹葭倚玉树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蝗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元并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 |
百年归寿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你百年归寿时,我却再与你些送终之资。” |
反面教材 |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发行《参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就是‘种牛痘’,增强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 |
纡郁难释 | 西汉·刘向《九叹·忧苦》:“愿假簧以舒忧兮,志纡郁其难释。” |
赏罚不明 |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赏罚》:“夫将专恃生杀之威,必生可杀,必杀可生,忿怒不详,赏罚不明,教令不常,以私为公,此国之五危也。” |
染翰成章 |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诗,适情之具。染翰成章,自然高妙,何必苦思以凿其真?” |
待贾而沽 | 语本《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
老成持重 | 《宋史 种师中传》:“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诸军自是气夺。” |
鹅毛大雪 | 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
鼎足而立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
骄奢放逸 | 《北齐书·段孝言传》:“孝言本以勋戚绪馀,致位通显,至此便骄奢放逸,无所畏惮。” |
深中隐厚 |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论》:“余与壶遂定律历,观韩长孺之义,壶遂之深中隐厚。世之言梁多长者,不虚哉!” |
垂范百世 | 宋·陆游《跋李庄简公家书》:“虽徙海表,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 |
物稀为贵 |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盖物稀为贵,理应然也。” |
青眼相看 | |
蛛网尘封 | 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余录其《浪淘沙》云:‘春到凤城中,游运方通,闲来指点过桥东。记得当时心醉处,蛛网尘封。’” |
薰莸异器 |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凡作史者,美恶必宜别卷,所以类族辨物,使薰莸异器,阅者一览可知。” |
追悔无及 | 汉·晁错《上书言兵事》:“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