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炸弹的成语故事


定时炸弹

拼音dìng shí zhà dàn

基本解释由计时器控制、能在预定时间自动引爆的炸弹。比喻潜伏的危机。

出处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他们是一股有野心的政治势力,不可小看,如果不在整党中解决,就会留下祸根,成为定时炸弹。”


暂未找到成语定时炸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定时炸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鱼游濠上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下续示例]
小时了了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冒天下之大不韪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吹唇唱吼 《南史·侯景传》:“丑徒数万,同共吹唇唱吼而上。”
革旧维新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文武氏革旧维新,周公礼百王兼备。”
酣畅淋漓 宋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释秘演诗集序》:“则往从布衣野花,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琐琐碎碎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九回:“又被镇守装模作样,琐琐碎碎,心下又好恼,又好笑。”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无论为哀为乐,为怨为怒,为恋为骇,为忧为惭,常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长计远虑 宋 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然古之人君,所以为子孙长计远虑者,类皆如此。”
雨歇云收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明知道雨歇云收,还指望待天长地久。”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止望待天长地久,谁承望雨歇云收。”
一床锦被遮盖 宋 周密《齐东野语 淮西之变》:“寻常伏事太尉不周,今日乞做一床锦被遮盖。”
天理人情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逍遥乎无形之乡,倚天理,观人情,明始终,知得失。”
体察民情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上命差来此处歇马,体察民情。”
不知其详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4回:“施御史家的事,我也略闻,不知其详。”
东方千骑 汉·乐府《陌上桑》诗:“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恤近忽远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
毁廉蔑耻 明·方孝孺《官政》:“而令不信于下,知不为众之所与也,则益不自重,而为毁廉蔑耻之行。”
雄兵百万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九里山前怨气缠,雄兵百万命难延。”
观瞻所系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后来自己也觉得在战时首都,国际观瞻所系,究竟不大方便。”
佛头加秽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隐占身体
必由之地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1回:“此人闻得青州有三千银子上京,兖州乃必由之地,意欲探取。”
一之为甚 元·侯克中《归兴》诗:“一之为甚其能再,二者何由可得兼。”
水阔山高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山坡里羊一套>》:“音书谁送,知隔着关山几重,见面今水阔山高,促急里怎觅鳞鸿。”
尽节死敌 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入则务本疾作,以实仓廪;出则尽节死敌,以安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