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油救火的成语故事


泼油救火

拼音pō yóu jiù huǒ

基本解释救火时用油浇洒。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态更严重。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今使他为先锋,是泼油救火也。”


暂未找到成语泼油救火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泼油救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照猫画虎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1回:“这大相公聪明得很,他是照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
物换星移 唐 王勃《滕王阁》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黑漆皮灯笼 明 陶宗仪《辍耕录 阑驾上书》:“赃吏贪婪而不问,良民涂炭而罔知。闾阎失望,田里寒心,乃歌曰:九重丹诏颁恩至,万两黄金奉使回……又歌曰: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
昆山之玉 秦·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眼观六路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信赏必罚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
令原之戚 《诗经 小雅 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愁眉苦目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只见一个人在那里和亮臣说话,不住的嗳声叹气,满脸的愁眉苦目。”
和而不同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铮铮佼佼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佣中佼佼者也。”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北齐 杜弼《为东魏檄蜀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死无葬身之所 鲁迅《而已集·答有桓先生》:“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
寅忧夕惕 《南齐书·明帝纪》:“仰系鸿丕,顾临兆民,永怀先构,若履春冰,寅忧夕惕,罔识攸济。”
流星飞电 明·屠隆《彩毫记·湘娥访道》:“人世是流星飞电,荣华才转眼,似车轮下坂,弩箭离弦。”
蝇营蚁聚 明 梅鼎祚《玉合记 卜居》:“朝列,蝇营蚁聚还竞扰,这余膻怎污颊,算自有峰头玉版,鼎中金屑。”
大而化之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小中见大 清·沈复《浮生六记》第二卷:“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
力不同科 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鹭序鸳行 元·高明《琵琶记·伯皆思家》:“悲伤,鹭序鸳行,怎如乌鸟反哺能终养?”
邪魔歪道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邪魔歪道弄来的东西,咱不稀罕!”
带砺河山 元·刘致《水仙操·为平章南谷公寿福楼赋》:“朱帘画栋倚穹苍,带砺河山接四王。”
燕驾越毂 明·高攀龙《寄瞿洞观书》之二:“广土众民,君子所欲。老丈得之,其与世俗吏传舍一官者,必有如燕驾越毂,不可同年而语。”
分一杯羹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余食赘行 《老子》:“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临危自悔 元·郑光祖《钟离春智勇定齐》第三折:“您今日遭陷擒缚,方才是临危自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