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政猛于虎的成语故事


苛政猛于虎

拼音kē zhèng měng yú hǔ

基本解释苛政: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政治;包括政令、赋税等。反动统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苛政猛于虎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经过泰山边时看到一位妇女在墓旁痛哭,相问之下,得知他的丈夫与儿子都被老虎吃了,这儿没有苛捐杂税才从外地逃到这儿,这个妇女表示情愿被老虎吃了也不愿意去别的地方。孔子感慨地对学生说:“你们看,苛政猛于虎也。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苛政猛于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混世魔王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子虚乌有 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冲风破浪 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上》:“昔日之艟楼船,不敌今日之铁甲飞轮冲风破浪也。”
点点滴滴 宋·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失足落水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87回:“想是那位客官夜间出来小解,失足落水,或是有的。”
君子成人之美 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重见天日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杨八老越国奇逢》:“幸天兵得胜,倭贼败亡,我等指望重见天日。”
挨肩擦脸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65回:“贾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脸,百般轻薄起来。”
百般折磨 宋 李昉《太平广记 精察二 孟简》:“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百般折磨污辱,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并且怀有身孕,回到船上就死了。”
问官答花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老头儿这才叫个‘问官答花,驴唇不对马嘴’。这与我的心事有什么相干?”
电光朝露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0回:“正是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公子听得仔细,即心中转道:‘奇怪,难道他主仆多是女人?’”
自作门户 《旧唐书 韦云起传》:“今朝廷之内,多山东人,而自作门户,更相剡荐,附下罔上,共为朋党。”
坐失机宜 清·昭梿《嘨亭杂录·木果木之败》:“兵家之事,宜于乘锐直进。若不审敌势,坐失机宜,使兵心至于溃败。虽欲振起,不易得也。”
膏火之费 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欲登第须理旧业读书,欲读书须膏火之费,吾视君皆未易办也。”
险阻艰难 《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不敢旁骛 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希特勒在西线胜利以前,他似乎是谨慎的。攻波兰,攻挪威,攻荷、比、法,攻巴尔干,都是注全力于一处,不敢旁骛。”
其奈我何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0章:“段还以为‘我不自动辞职,总统其奈我何’!”
科头袒体 晋·葛洪《抱朴子·刺骄》:“若夫贵门子孙及在位之士,不惜典刑,而皆科头袒体,踞见宾客。”
轻裘大带 《灵应传》:“轻裘大带,白玉横腰,而森罗于阶下者,其数尤多。”
疮疥之疾 明·梁辰鱼《浣纱记·死忠》:“齐不过疮疥之疾,幸而胜之,不过小喜。”
飞珠溅玉
丧伦败行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此亦系理数应然;只因你前生淫奔不才,使人家丧伦败行,故有此报。”
遗篇断简 清·梅曾亮《陈硕士〈学士授经图〉记》:“而苟其学之不足传,与传之不得其人,虽当时为诸儒所宗,而遗篇断简不可见于后世者,往往有之。”
邪不敌正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庄攈松》:“邪不敌正,理固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