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膂股肱的成语故事

拼音xīn lǚ gǔ gōng
基本解释膂:脊骨。股:大腿。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心、膂、股、肱都是人体的重要部分,比喻亲近得力之人。
出处《尚书·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
暂未找到成语心膂股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心膂股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斗方名士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结识了两个报馆主笔,天天弄些诗去登报,要借此博个诗翁的名色。” |
鱼目间珠 | 《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宋·司马光《稷下赋》:“珷玞乱玉,鱼目间珠,泥沙涨者其泉混,莨莠茂者其谷芜。” |
神不守舍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疲乏之极,神不守舍。” |
脸红耳热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听得老太太说完了,越觉得脸红耳热,连忙跪下道:‘老太太息怒。这都是媳妇一时偏执,惹出老太太气来。’” |
瓯饭瓢饮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曾友于》:“汝父母皆不知,我岂惜瓯饭瓢饮乎?” |
榆木疙瘩 | 葛洛《卫生组长》:“人人都是封建迷信脑袋,像榆木疙瘩一样,三斧子五斧子劈不开。” |
沸天震地 | 叶圣陶《一个朋友》:“那一对小新人面对面站着,在一阵沸天震地的拍手声里,他们俩鞠上三个大躬。” |
自作解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
柳眉剔竖 | 《金瓶梅词话》第五八回:“[潘金莲]登时柳眉剔竖,星眼圆睁,叫春梅打着灯,把角门闩了,拿来大棍把那狗没高低只顿打。” |
至理名言 | 清 李绿园《歧路灯》:“俗语云‘揭债要忍,还债要狠。’这两句话不是圣经传贤,却是至理名言。” |
宿将旧卒 |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虽贤不乏世,宿将旧卒,犹习战也。” |
隐约其辞 | 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 倪文正公与弟献汝二书》:“使白太夫人,谓欲礼佛行也者,迎抵会城卒岁,无功为亲者讳,故隐约其辞不尽也。” |
朽木难彫 | |
外巧内嫉 | 东汉·班固《汉书·翟义传》:“兄宣静言令色,外巧内嫉之心。” |
天怒民怨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4回:“三纲尽绝,五伦有乖,天怒民怨,自古及今,罪恶昭著未有若此之甚者。” |
钩爪锯牙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凤皇不下,句爪、居牙、戴角、出距之兽于是鸷矣。” |
掩恶扬善 | 汉·班固《白虎通·谥》:“天子崩,大臣至南郊谥之者何?以为人臣之义莫不欲褒其君,掩恶扬善者也。” |
探汤蹈火 | 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宁南兵变,料无人能将檄传;探汤蹈火咱情愿,也只为文士遭谴。” |
拿三撇四 | |
衣不完采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家无余财,衣不守采,食不重味。” |
百不一爽 | 《清史稿·戴敦元传》:“至老,或问僻事,指革书案卷,百不一爽。” |
同类相从 | 战国·宋·庄周《庄子·渔父》:“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
历兵粟马 | |
头眩目昏 | 明·袁宏道《锦帆集·尺牍》:“连日头眩目昏,呕血数斗,恐逐不能起,未免以墓文累大笔也。” |
借景生情 |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章:“郭祥抱着卡宾枪,食指不离扳机,不断地借景生情地喊着鼓动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