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狼的成语故事

拼音zhōng shān láng
基本解释比喻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中山狼的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简子在中山举行狩猎,遇到一只狼就拼命追赶。狼遇到东郭先生说:“先生能借你的口袋让我苟延残喘躲一会,躲过这场灾难,我会报答你的大恩的。”东郭先生帮助了狼。后来狼安全跳出布袋扑向东郭先生咬去。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中山狼)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伸手不见五指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 |
不可胜数 | 春秋 鲁 墨翟《墨子 非攻中》:“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
开花结实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6卷:“腹中无滓秽,但有精元气,淘汰修炼不辍,自然开花结实矣。” |
百龙之智 | 《孔丛子·公孙龙》:“虽百龙之智,固不能当其前也。” |
肥猪拱门 | |
负重含污 | 清·曾国藩《李忠武公神道碑铭》:“胸劈众流,曾不出口。负重含污,浩如山薮。险趋人先,利居众后。” |
七长八短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左有顾大嫂,右有孙二娘,引一千余军马,都是七长八短汉,四山五岳人。” |
不经之说 | 唐 无稹《迁庙议状》:“曷若削汉朝不经之说,征殷周可久之文,从亲尽则迁之常规,为万代不朽之定制。” |
得婿如龙 |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汉李赝、孙秀俱娶太尉恒焉女,时人谓恒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 |
桑中之喜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申叔跪从其父,将适郢,遇之,曰:‘异哉!夫子有三军之惧,而又有桑中之喜,宜将窃妻以逃者也。’” |
龙蛇混杂 | 《古尊宿语录》第二卷:“殊云:‘凡圣同居,龙蛇混杂。’” |
渴骥奔泉 | 《新唐书 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
笔大如椽 | 《晋书 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
刻苦耐劳 | 毛泽东《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 |
鼎铛有耳 |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
悠游自得 | 唐 房玄龄等《晋书 苻坚载记 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
风清月明 | 明 刘基《横碧楼记》:“又闻柯亭有美竹,可为笛,风清月明,登楼一吹,可以来凤凰,惊蛰龙,真奇事也。” |
都俞吁咈 | 《书·尧典》:“帝曰:‘吁!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
溥天同庆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郭淮传》:“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 |
掷地之材 | 宋·王禹偁《重修北岳庙碑奉敕撰并序》:“惭非掷地之材,有玷他山之石。” |
嵬然不动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 |
根据盘互 | 《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殿中宿卫,易以私人,根据盘互,纵恣日甚。” |
挑幺挑六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这一点子小崽子,也挑幺挑六,咸嘴淡舌,咬群的骡子似的。” |
生擒活拿 | 元·郑德辉《老君索》第一折:“我追赶着一人,往往这老君堂来,今在此务要生擒活拿。” |
杯水粒粟 | 宋 洪迈《夷坚丙志 张拱遇仙》:“虽逾旬涉月,杯水粒粟无所须。喜饮酒,好作诗,行年六十,而颜色如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