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梅相成的成语故事

拼音yán méi xiāng chéng
基本解释盐味与酸味相调和。比喻济世的贤臣。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窃意二老(太公、伯夷)受文王之养,平居暇日,同堂合席,念王室之如毁,固欲起而救乱;思冠冕裂,又恐因而阶乱,故水火相济,盐梅相成,各以一事自任。”
暂未找到成语盐梅相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盐梅相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断断续续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4回:“只见水面上或一朵,或两瓣,断断续续,皆有桃花。” |
集苑集枯 | 《国语·晋语二》:“暇豫这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
去粗取精 | 毛泽东《实践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
老而不死是为贼 | 《论语 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
肉颤心惊 | 《三国演义》第九回:“吾近日肉颤心惊,恐非吉兆。” |
光杆司令 | 曲波《林海雪原》:“谢文东是个光杆司令,除了他的五个儿子一个女婿和七个马弁之外,再没有什么军事力量。” |
小试锋芒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游击队长决不轻易地丢手了,尽管小试锋芒,但双方已经形成剑拔弩张的形势。” |
毡上拖毛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着你去呵,似弩箭离弦,叫你回来呵,便似毡上拖毛。程婴,你则道我不认的你哩!”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鲁智深窟里拔蛇……宋公明似毡上拖毛。” |
蝶恋蜂狂 | 明 张凤翼《灌园记 太史赏花》:“知否,算蝶恋蜂狂,少不得为韶光一逗溜。” |
指破迷团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九回:“玉蟾道:‘妹子也疑这个托字不妥,今听姐姐之言,真是指破迷团,后人受益不浅。’” |
美言不信 | 春秋·楚·李耳《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看菜吃饭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
犬牙相制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 |
下笔如神 | 《旧唐书 陆贽传》:“其于议论应对,明练理体,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 |
犯颜直谏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
自备资斧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 |
占为己有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姓》:“又以他人之物,占为己有。” |
冷水浇背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五回:“红玉听了,总如冷水浇背一般,唇也青了,面也白了,做声不得。” |
优游自适 |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第十卷:“城南有别墅,每良辰美景,以小车载酒,优游自适。” |
吞声忍泣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我所以吞声忍泣者,为无儿耳。” |
顺风使帆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宗参政钱端礼居士》:“大丈夫磊磊落落,当用处把定,立处皆真。顺风使帆,上下水皆可。” |
蹙国百里 | 《诗经·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 |
酌古参今 | 清·冯桂芬《邵步青医学三书序》:“步青先生著有《四时病机温毒病说》,重订《万氏女科三书》,发挥经旨,无奥不显,酌古参今,易施于用。” |
焦眉愁眼 | 艾芜《山峡中》:“野猫子作出焦眉愁眼的样子,一面就摸着她的足,叹气。” |
没身不忘 | 宋·陈亮《众祭孙冲季文》:“失声而号,痛裂肺肠。何以尉子?没身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