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清独醒的成语故事


独清独醒

拼音dú qīng dú xǐng

基本解释独自清白,独自觉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出处战国·楚·屈原《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暂未找到成语独清独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独清独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恶直丑正 汉·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迁徐州刺吏,百司震肃,饕餮风靡,恶直丑正。”
励志竭精 《汉书·梅福传》:“定以天下布衣励志竭精,以赴延阙。”
功不成,名不就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若是老爷就是这样做去,到了功不成,名不就的时候,老爷说奴才没有良心……不告诉老爷。”
鹤知夜半 《淮南子·说山训》:“鸡知将旦,鹤知夜半,而不免于鼎俎。”
司马牛之叹 《论语 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众寡不敌 晋 陈寿《三国志 郭淮传》:“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以拒之。”
徒讬空言
随俗沉浮 《晋书 文苑传 王沉》:“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不能随俗沉浮,为时豪所抑。”
官止神行 《庄子·养生主》:“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暗昧之事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2回:“庞吉你乃堂堂国戚,如何行此小人暗昧之事?”
迫不可待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29回:“迫不可待者,即令官吏带银子,按户稽查,量其家大小人口若干,先与银若干,使其度命。”
香火缘 唐·李嘉佑《送弘志上人归湖州》诗:“能使南人敬,修持香火缘。”
贫困潦倒
追欢买笑 宋·柳永《传花枝》词:“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
应变无方 《史万岁传》:“临阵对敌,应变无方,号为良将。”
犬马之齿 宋·杨万里《答张子仪尚书》:“今兹犬马之齿,七十有六矣。”
走为上着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
互为表里 晋 陈寿《三国志 董允传》:“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为表里。”
人怨天怒 《后汉书 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心长发短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拯溺扶危 《陈书·虞寄传》:“然夷凶剪乱,拯溺扶危,四海乐推,三灵眷命,揖让而居南面者,陈氏也。”
构怨伤化 东汉·班固《汉书·平帝纪》:“苛暴吏多拘系犯法者亲属妇女老弱,构怨伤化,百姓苦之。”
以勤补拙 隋·李德林《〈霸朝集〉序》:“心无别虑,笔不暂停。或毕景忘餐,或连宵不寐。以勤补拙,不遑自处。”
纲挈目张 清 魏源《道光丙戌海运记》:“于是南北并举,纲挈目张。”
官腔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