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声哑气的成语故事

拼音dī shēng yǎ qì
基本解释犹言低声下气。
出处《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陈颜低声哑气答道:‘本县知县相公,在此拜方义士。’”
暂未找到成语低声哑气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低声哑气)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旦夕之间 | 汉·无名氏《焦仲卿妻》:“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
是非曲直 | 汉 王充《论衡 说日篇》:“二论各有所见,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
妇姑勃溪 | 庄周《庄子 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 |
长驱直进 | 《三国演义》第九六回:“若擒了曹休,便长驱直进,唾手而得寿春,以窥许洛,此万世一时也。” |
祝发文身 | 《毂梁传·哀公十三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晋·孙绰《喻道论》:“周之泰伯远弃骨肉,托迹异域,祝发文身,存之不反,而论称至德,书著大贤。” |
朝梁暮周 | 明 李东阳《王凝妻》诗:“君不见中原将相夸男儿,朝梁暮周皆逆旅。” |
悔恨交加 | |
走下坡路 | 孙犁《乡里旧闻》:“进善幼年就赶上日子走下坡路,因此学了木匠。” |
口壅若川 |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
井臼亲操 | 《后汉书·冯衍传下》:“儿女常自操井臼。”《后汉书·滇良传》:“(傅育)食禄数十年,秩奉尽赡给知友,妻子不免操井臼。” |
刘郎前度 |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载:东汉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遇仙,归来已是晋代。后刘等重访天台山,旧踪渺然。 |
机难轻失 | 宋·岳飞《乞止班师诏奏略》:“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 |
娇娇滴滴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 |
井井有理 | 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
凶终隙未 | |
豺狼塞路 | 《北史·隋本纪》:“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盗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 |
称体裁衣 | 明·杨基《初春诗》:“踏青鞋袜平头制,试暖以上称体裁。” |
货赂大行 | 宋·刘攽、刘恕等《〈魏书〉目录序》:“不贵礼义,故士无风节;货赂大行,故俗尚倾夺。” |
收残缀轶 | |
寻行逐队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众人寻行逐队,各据坐头,讨浆索酒。” |
孳蔓难图 | 《左传·隐公元年》:“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
迟徊不决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为朝廷计,与其迟徊不决以启天下之疑,何如明示政纲以箝党人之口。” |
缙绅之士 |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若其不事异姓,躬自引决,缙绅之士,殆无一人焉。” |
三等九格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孟玉楼道:‘娘,不是这等说,李大姐倒也罢了,没甚么倒吃了他爹恁三等九格的。’” |
三曹对案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第一殿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