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狼狈的成语故事

拼音jìn tuì láng bèi
基本解释进退两难;陷于困境。
出处《三国志·蜀志·马超传》:“阜叙起于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暂未找到成语进退狼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进退狼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引狼入室 | 元 张国宝《罗李郎》:“我不是引的狼来屋里窝,寻得蛐蜒钻耳朵。” |
四肢百体 | 老舍《赵子曰》:“赵子曰四肢百体一齐往外涨,差一些没把大袄,幸亏是新买的,撑开了绽。” |
攘攘熙熙 | 《三元里抗英社学史料·太和市联升社学序》:“果然蜂趋蚁附,攘攘熙熙,诚不出神灵所料者矣。” |
含糊不清 |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党组织直到每个支部的态度都要十分坚定,不能有任何游移不定、含糊不清的表现。” |
钩元提要 | 唐·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
遁迹潜形 | 明·张景《飞丸记·园中落穽》:“若要行刺呵,要隐。当遁迹潜形,翦蔓除根才事稳。” |
三叠阳关 | 宋 周邦彥《苏幕遮》词:“《三叠阳关》声渐杳。断雨残云,只怕巫山晓。” |
强弩之极 |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
抱残守阙 | 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 顾炎武》:“二君以瑰异之质,负经世之才……岂若抱残守阙之俗儒,寻章摘句之世士也哉?”阙,一本作“缺”。 |
桑户棬枢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目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 |
声嘶力竭 | 《晚清文学钞 轰天雷》:“北山大哭,哭得声哑力竭,倒是嫂嫂劝住了。” |
瓜瓞绵绵 | 《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
酒绿灯红 |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 小秦淮录》:“酒绿灯红绀碧花,江乡此会最高华。” |
戢鳞委翅 | 唐·韩愈《赠郑兵曹》诗:“我材与世不相当,戢鳞委翅无复望。” |
袭蹈前人 | |
干燥无味 | 艾芜《文学手册·怎样获得文学的工具》:“这首歌,前头三句都是平铺直叙,显得干燥无味,一加尾后一句,便格外明快生动起来。” |
繁音促节 |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上卷:“乐府之妙,全在繁音促节,其来于于,其去徐徐。” |
钻坚研微 | 《晋书·虞喜传》:“博闻强识,钻坚研微,有弗及之勤。” |
调弦弄管 | 明·杨柔胜《玉环记·玉箫叹怀》:“调弦弄管,持觞举杯;吟风咏月,朝东暮西。” |
水远山遥 | 宋·汪元量《忆秦娥》词之七:“心如焦。彩笺难寄,水远山遥。”元·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我避不得水远山遥,须有一个日头走到。” |
人财两失 | 《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难遇夫》:“王三中了举,不久到了京,白白地要了玉堂春去,可不人财两失?” |
群起攻击 | 梁启超《违制论》:“若其大臣而有假制诏以为护符者耶,则举国群起而攻之。” |
身轻体健 | 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三折:“沿路上身轻体健,这搭儿筋乏力软。” |
拱手而取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尤红殢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