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光大的成语故事

拼音fā yáng guāng dà
基本解释光大:使显赫盛大。使好的优秀的事物现象不断发展;从而更加完善、提高。
出处宋 黄榦《黄勉斋文集 刘正之遂初堂记》:“备前人之美发挥而光大之。”
暂未找到成语发扬光大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发扬光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论德使能 |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 |
犁牛之子 |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
死于非命 |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 |
千人所指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 |
千金之堤,溃于蚁壤 |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炀帝》:“乃举国家之事,不属之名义自持之清流,而委之以鄙贱干没之宵小,岂非千金之堤,溃于蚁壤哉?” |
无头告示 |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二章:“昨日‘半梁山’在那里贴出好些无头告示,声言要同‘赛少林’厮拼。” |
偷狗戏鸡 | |
束手束脚 |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按照法律办事,不等于束手束脚。” |
抚躬自问 | 清 昭槤《啸亭杂录 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今以愚昧,于此获罪,所知为之流涕,路人为之叹息。抚躬自问,为幸多矣!” |
后浪推前浪 | 宋 文珦《过苕溪》诗:“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 |
抟沙作饭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牧童》:“然则与此辈论交,如抟沙作饭矣。” |
傍观冷眼 | 《脂砚斋评红楼梦》第二回:“诗云:‘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顺问傍观冷眼人。’” |
手到病除 | 元 无名氏《碧桃花》第二折:“嬷嬷你放心,小人三代行医,医书脉诀,无不通晓,包的你手到病除。” |
家至人说 | 《汉书 匡衡传》:“臣闻教化之流之流,非家至而人说之也。” |
点头咂嘴 |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张老婆儿一旁看了,也不住的点头咂嘴。” |
周公吐哺 |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
扶摇而上 |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祸稔萧墙 | 唐·刘贲《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策》:“祸稔萧墙,奸生帷幄,臣恐曹节侯景复生于今日。” |
蓼虫忘辛 | 《文选·王粲(七哀)》:“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咨。”晋·左思《魏都赋》“习蓼虫之辛,玩进退之维谷。” |
遣词造意 | 吴晗《学习集·葬花诗和<白头吟>》:“虽然文字不同,但遣词造意,却是有一脉相通之处的。” |
纵目远望 | 唐·杜甫《登充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
雨泽下注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
革心易行 | 汉·贾谊《新书·先醒》:“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田改丰)馂,昼学道而夕讲之。” |
视人犹芥 | 晋·葛洪《抱朴子·刺骄》:“器满意得,视人犹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