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秋月的成语故事

拼音bīng hú qiū yuè
基本解释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秋月:中秋的月亮;比喻皎洁。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样洁净。
出处宋 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暂未找到成语冰壶秋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冰壶秋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知书达礼 | 《群音类选 牧羊记 卫律说降》:“奈何所见不同,更不知书达礼。” |
藏垢纳污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搏牛之虻 | 《史记·项羽本纪》:“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审为》:“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 |
鸿篇巨制 | 清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其鸿篇巨制,洋洋洒者,行将别裒录之为一集。” |
骄佚奢淫 | 《大宋宣和遗事》后集:“道君骄佚奢淫极,讵料金人来运粮。” |
愚夫愚妇 | 《尚书·五子之歌》:“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 |
贪贿无艺 | 《国语 晋语八》:“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
负义忘恩 |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 |
匹夫怀璧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少资利薄多资累,匹夫怀璧将为罪。” |
东阁待贤 |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
不足为法 | 清 赵翼《瓯北诗话 李青莲诗》:“骚人斯起,然词多哀怨,已非正声;至杨、马益流宕。建安以后更绮丽,不足为法。” |
国是日非 |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卷:“自是朝政反复,国是日非,卒至夷虏之祸。” |
奔走呼号 | 清 吴趼人《痛史》第17回:“一时奔走呼号,哭声遍野,扶老携幼,弃业抛家,都往内地乱窜。” |
号啕痛哭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却说那和尚把袈裟骗到手,拿在后房灯下,对袈裟号啕痛哭。” |
澹泊寡欲 | 三国·魏·曹植《蝉赋》:“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 |
尤云殢雪 | 清·李渔《奈何天·计左》:“好将嚼铁咀金口,割断尤云殢雪心。” |
白首为郎 | 《汉武故事》载:武帝尝至郎署,见郎官颜驷“须鬓皓白,衣服不整”。武帝问他:“何时为郎?”答道:“以文帝时为郎。”武帝又问为什么“老而不遇”?他回答说:“文帝好文而臣尚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 |
高爵厚禄 | 《旧唐书·外威传序》:“盖恃宫掖之宠,接宴私之欢,高爵厚禄骄其内,声色服玩惑于外,莫知师友之训,不达危亡之道。” |
毫厘丝忽 | 《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我来时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个性命是毫厘丝忽上挣来的。” |
换骨脱胎 | 金 侯善渊《杨柳枝 丱岁飘蓬住远山》词:“换骨脱胎归旧路,返童颜。” |
故我依然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说这次必要高中了。究竟到了出榜还是个依然故我,也无味的很。” |
出公忘私 | 清·梅曾亮《送周石生序》:“非出公忘私、尽扫刮同异恩怨、屏置城府外,不足称朝廷委任、寄耳目之意。” |
礼让为国 | 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