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温夏凊的成语故事

拼音dōng wēn xià qìng
基本解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辰省。”
暂未找到成语冬温夏凊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冬温夏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进退维谷 | 《诗经 大雅 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
三心二意 |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
方兴未艾 | 宋 周煇《清波杂志》第一卷:“鸿恩锡类,方兴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 |
不管三七二十一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左手交银,右手交人,若三日没有来时,老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公子不公子,一顿孤拐打那光棍出去。” |
甲乙丙丁 | 林语堂《中国文化之精神》:“事理本是连续的、整个的,一经逻辑家之分析,乃成断片的,分甲乙丙丁等方面。” |
青蝇点素 | 汉 王充《论衡 累害》:“清受尘,白取垢;青蝇所污,常在练素。” |
铁心木肠 |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三:“王介甫少时作《石榴花》……此老风味不薄,岂铁心木肠者哉。” |
一揽包收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指台抹凳,担汤担水,一揽包收,多是他上前替力。” |
心腹大患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诛剿,他日养成贼势,难以制伏。” |
沥胆濯肝 | 明·唐寅《与文征明书》:“沥胆濯肝,明何尝负朋友,幽何尝畏鬼神!” |
弯弯曲曲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于是二人别了惜春,离了蓼风轩,弯弯曲曲,走近潇湘馆,忽听得叮咚之声。” |
恐遭物议 | 《梁书·谢几卿传》:“时左丞庚仲容亦免归,二人意志相得,并肆诞纵,或乘露车历游郊野,既醉则执铎挽歌,不屑物议。” |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2卷:“自古道,‘养儿待老,积谷防饥。’你我年过四旬,尚无子嗣。光阴似箭,眨眼头白。百年之事,靠着何人?” |
止戈散马 |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止戈散马,各事家业。” |
惊心掉胆 |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掉胆。” |
阔步高谈 |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号曰《皇览》”裴松之注引《魏书·曹丕》:“乃弘三章之教,恺悌之化,欲使曩时累息之民,得阔步高谈,无危惧之心。” |
众所瞩目 | 克非《春潮急》:“最近在这块小天地里,虽然又成了众所瞩目的人物,但到底还没经历过大场面,主持过像今天这样上百人的会议。” |
名不虚立 | 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
骗吃混喝 | |
三邻四舍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王三老闻知此事,率了三邻四舍,提壶挚盒,都来庆贺,吃了好几日喜酒。” |
朝成暮徧 | |
舍身为国 | |
公报私雠 | |
白鱼赤乌 | 《史记 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
恫瘝在抱 | 《尚书·康诰》:“呜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