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触相争的成语故事

拼音mán chù xiāng zhēng
基本解释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出处《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蛮触相争的典故
传说古代有一只蜗牛的两个触角上有两个小国,左边的叫触氏国,右边的叫蛮氏国。两个国家因为争夺地盘而经常发生战争,有时竟伏尸百万,血流成河,造成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蜗牛因此而丧失触觉功能。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蛮触相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满腹经纶 | 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
大事去矣 |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诚用此计,大事去矣。”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大事去矣,人之云亡。” |
一笑置之 | 宋 陆游《书梦》诗:“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难。” |
以逸待劳 | 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
学老于年 | 《宋史 文苑传七 熊克》:“克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郡博士胡宪器之,曰:‘子学老于年,他日当以文章显。’” |
丹书白马 |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颜师古注:“白马之盟,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 |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 《孝经·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
鹤算龟龄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投笔记·班超庆寿>》:“但愿鹤算龟龄,地久天长。” |
雕肝掐肾 | 清·冯桂芳《寄丁中丞粤中》诗:“雕肝掐肾亦小技,非公所喜非我为。” |
更仆难数 | 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
贩夫俗子 | 明 顾大典《青衫记 茶客娶兴》:“况且刘员外是个为客的人,贩夫俗子,教我怎生伴着他。” |
器宇轩昂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 |
不忘沟壑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赵歧注:“志士守义者也,君子固穷,故常念死无棺椁没沟壑而不恨也。” |
街溜子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四章:“你看他在黄堡兴盛德字号当过伙计的那身街溜子气吧!” |
挤眉弄眼 | 元 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挤眉弄眼,俐齿伶牙,攀高接贵,顺水推舟。” |
谈吐风生 |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1回:“一呼一吸兴致豪,谈吐风生议论高。” |
衡阳雁断 | 明 高明《琵琶记 官邸忧思》:“湘浦鱼沉,衡阳雁断,音书要寄无方便。” |
恨相见晚 | 宋·文天祥《与山人黎端吉序》:“与痴儿说梦,终日闷闷,使人欲索枕僵卧。明者了了,不逾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恨相见晚矣。” |
息怒停瞋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夫人休闪了手,且息怒停瞋,听红娘说。” |
鼓乐喧天 | 《五代史平话 汉史》:“笙歌聒地,鼓乐喧天。” |
倾吐衷肠 | |
东风过耳 | 清·容闳《西学东渐记》:“学生在美国……绝无敬师之礼,对于新监督之训,若东风之过耳。” |
南人驾船,北人乘马 | 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 |
扳辕卧辙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遂解官东归,百姓闻知,扳辕卧辙而留,泣声震地。” |
乐往哀来 | 汉·张衡《思玄赋》:“惟盘逸之无瞋兮,惧乐往而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