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大作的成语故事

拼音xiǎo tí dà zuò
基本解释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出处明 杨聪《玉堂荟记》:“成既被提入京,欲伸前志,每为范木渐所阻,迨苋以艰去,而成遂奏揭纷出,小题大作矣。”
小题大作的典故
战国时期,赵孝成王很不争气,喜欢独断专行,经常贪小利而受大害。燕国与赵国发生冲突,燕国任命高阳军为统帅率10万大军攻赵,赵孝成王认为赵国无大将,就以50座城池为代价请齐国的田单为大将。马服君气愤地对平原君说赵王是小题大做。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小题大作)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光前启后 | 明·王九思《绣停针·寿康对山太史》套曲:“名已就,子亦有。凤毛麟角,光前启后。” |
聪明正直 | 《左传 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
起早贪黑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咱们命苦的人,起早贪黑,翻土拉块,吃柳树叶子。” |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趋之若骛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7回:“白云观就是他纳贿的机关,高道士就是他作恶的心腹,京外的官员,那个不趋之若骛呢!” |
始终不易 | 《周书 苏湛传》:“臣自惟言辞不如伍被远矣,然始终不易,窃谓过之。” |
压肩迭背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回:“江州府看的人,真乃压肩迭背,何止一二千人。” |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 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
剜肉医疮 | 唐 聂夷中《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
朝晖夕阴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没齿难忘 | 明 无名氏《四贤记 出家》:“修行报德,慨从我志,没齿难忘。” |
火耨刀耕 | 唐·罗隱《别池阳所居》诗:“黄尘初起此留连,火耨刀耕六七年。” |
刻雾裁风 | 明 袁宏道《和丘长孺》:“五言七言信手成,刻雾裁风好饥骨。” |
鸡鹜争食 | 战国·楚·屈原《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
奇谈怪论 | 清 钱泳《履园丛话 春旧 仲子教授》:“乾隆戊申岁,余往汴梁,遇华秋帆中丞幕中,两眼若漆,奇谈怪论,咸视异物,无一人与言者。” |
宽大为怀 |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第71章:“我们最好是宽大为怀,不为己甚。” |
眼明手快 | 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想起俺少时节眼明手捷,体快身轻;到如今老了也腰曲头低。” |
谈吐生风 | 清·王韬《淞滨琐话·田荔裳》:“则其人殊魁梧俊伟,谈吐生风。” |
白日升天 | 晋 葛洪《神仙传 阴长生》:“后于平都山东白日升天而去。” |
食必方丈 | 《宋书·刘穆之传》:“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辄为十人馔。” |
劣迹昭着 | |
疏慵愚钝 |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休休休,枉笑杀凌烟阁上人,有这般疏慵愚钝,孤陋寡闻。” |
南方之强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
淑质英才 | 《后汉书·祢衡传》:“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 |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无如愚夫愚妇始终不悟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