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敝唇枯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é bì chún kū
基本解释敝:破;枯:枯干。舌头破烂,嘴唇干焦。形容费尽了唇舌。
出处孙中山《<民报>发刊词》:“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
暂未找到成语舌敝唇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舌敝唇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本正经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
落叶归根 | 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38出:“落叶归根,丰城剑回。” |
汗牛充栋 | 唐 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
依样画葫芦 |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
置之度外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
雄鸡夜鸣 | |
梦想颠倒 | 《西游补》第一回:“卷做一团,塞在猪八戒耳朵里,口里乱嚷道:‘悟能,休得梦想颠倒。’” |
三茶六礼 | 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仪式。参阅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四、《仪礼·士昏礼》。 |
鹤骨松筋 | 前蜀·贯休《遇道者》诗:“鹤骨松筋风貎殊,不言名姓绝荣枯。” |
一挥而就 | 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 |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 春秋·齐·管仲《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 |
肮肮脏脏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 |
不足为法 | 清 赵翼《瓯北诗话 李青莲诗》:“骚人斯起,然词多哀怨,已非正声;至杨、马益流宕。建安以后更绮丽,不足为法。” |
一牛九锁 | 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牛九锁,更相牵挛,案明如市,不得东西,请谳得报,日中被刑。” |
详星拜斗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二回:“过了些时,果然贾珍患病。竟不请医调治,轻则到园化纸许愿,重则详星拜斗。” |
死而无憾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6回:“小妹真能为我守节,我便死而无憾。” |
避毁就誉 | 《墨子 耕柱》:“且翟(墨翟)闻之:‘为义非避毁就誉。’支之苟道,受枉何伤?” |
泛宅浮家 | 宋·张元干《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词:“泛宅浮家游戏去,流行坎止忘怀。江边鸥鹭莫相猜。上林消息好,鸿雁已归来。”宋·陆游《书志》诗:“老身长子知无憾,泛宅浮家苦未能。” |
攻大磨坚 | 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攻大磨坚,莫能与之争。” |
东野败驾 | 春秋时善御者东野稷见重于鲁庄公。其御左右旋转,合规之圆;进退抑扬,中绳之直。自矜其能,驱马转百圈而不止,结果马力竭尽,以失败而告终。 |
撒泼打滚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他虽不敢还手,便也撒泼打滚,寻死觅活。” |
迷途失偶 |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慌若迷途失偶,黡如深夜撤烛。” |
文过其实 | 《后汉书·冯衍传下》:“显宗即位,又多短衍以文过其实,遂废于家。” |
谨身节用 | 《孝经·庶人章》:“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
越人肥瘠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44回:“越人肥瘠由他罢,秦人各自一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