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而语的成语故事

拼音tóng nián ér yǔ
基本解释犹言相提并论。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暂未找到成语同年而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同年而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讴功颂德 |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
露胆披肝 | 唐·李远《蝉蜕赋》:“擘肌分理,有谢于昔时;露胆披肝,请从于今日。” |
泰山梁木 |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染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
飙发电举 | 《明史 戚继光传》:“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
惝恍迷离 | |
一日三月 |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餐松饮涧 | 南朝 梁 沉约《善馆碑》:“达人独往之事,志非易立,餐松饮涧之情,理难轻树。” |
帷灯箧剑 | 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如帷灯箧剑。如暮鼓晨钟,隐隐约约,莫非正喻相关,真正令我难解。” |
眉毛胡子一把抓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你们真个胡子眉毛一把抓,人人眼里插棒槌。” |
亲离众叛 | 《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
存亡危急之秋 | 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的一切,而当与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 |
幼学壮行 | 《孟子 梁惠王二》:“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
一面虚词 | 《三国志通俗演义·姜维避祸屯田计》:“明公休听外人一面虚词,欲杀某也。” |
极乐世界 | 《阿弥陀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
同床共枕 |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石郎附马传》:“我王若依小臣奏,休信同床共枕人。” |
一琴一鹤 | 《宋史 赵抃传》:“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
缠绵床褥 | 《宋史 十八朝演义》第二十回:“偏李妃生起病来,缠绵床褥,一病不起,竟尔去世。 |
托诸空言 | 清·朱珪《<赘说>序》:“若方将试吏事,则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利病之实,不徒托诸空言也。” |
仔仔细细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8回:“只见都氏慌忙的一把挈起,声也不做,仔仔细细的看上一回。” |
涸泽之蛇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上》:“子独不闻涸泽之蛇首?泽涸,蛇将徙。” |
分寸之末 | 南朝 梁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宁当争分寸之末,竞锥刀之利哉?” |
燕啄皇孙 | 东汉·班固《汉书·孝成赵皇后传》:“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 |
三兽渡河 | 《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
登高履危 | 《淮南子 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亏。” |
玉石俱摧 | 《晋书·索綝传》:“孤恐霜威一震,玉石俱摧,又《慕容德载记》:“脱履机不发,必玉石俱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