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足之戒的成语故事

拼音zhǐ zú zhī jiè
基本解释止:懂得适可而止;足:知道满足;戒:戒心。指要以知止和知足为戒,不要不知满足。
出处南朝·梁·任荤《王文宪集·序》:“安以岁暮之期,申以止足之戒。”
暂未找到成语止足之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止足之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充栋汗牛 | 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
爱才如命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1回:“本帅爱才如命,何必过谦?” |
不世之功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足下将建伊、吕之业,弘不世之功。而大事草创,英雄未集。” |
冻浦鱼惊 | 《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
引领而望 | 《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
炊沙镂冰 | 宋·张淏《云谷杂记》卷首:“绝编坏简徒自苦,炊沙镂冰初何功?” |
遗世独立 | 宋 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情投契合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两下挑灯对坐,彼此倾心吐胆,各道生平志愿,情投契合,遂为至交。” |
发植穿冠 | 《淮南子 泰族训》:“荆轲西刺秦王,高渐离、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闻者瞋目裂眦,发植穿冠。” |
安于盘石 | 《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杨倞注:“磐石,盘薄,大石也。” |
剥床以肤 | 《周易·剥》:“剥床以肤,凶。” |
滔滔不尽 | 《清史稿 傅山传》:“与客谈中州文献,滔滔不尽。” |
安常习故 | 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七》:“彼安常习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陈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声而扰格者乎?” |
蛮横无理 | 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六回:“武松在旁边说话不得,恼恨县主得了贿银,这样蛮横无理。” |
干戈载戢 |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干戈载戢,繁弱既韬。” |
甘败下风 | 《左传·僖公十五年》:“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
云开雾释 | 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千古名臣,每遭谗谤,而转瞬云开雾释,日光月华。” |
鸡皮鹤发 | 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
颖悟绝伦 | 元·脱脱《宋史·张方平传》:“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 |
浩气四塞 | 孙中山《<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浩气四塞。” |
枉墨矫绳 | 南朝·梁·江淹《尚书符》:“箕赋深敛,毒被南郢;枉墨矫绳,害著西荆。” |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 老舍《骆驼祥子》:“六十九岁的人了,反倒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教一群猴儿王八蛋给吃了。” |
放心解体 | 《墨子·尚贤下》:“是故以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其所赏者已无故矣,其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体。”“放”,一本作“攸”。 |
适心娱目 | 清·周亮工《书影》第十卷:“予谓名人适心娱目,偶一为之,亦复何损。” |
意切辞尽 | 唐·李翱《劝裴相比自出征书》:“伏望试以狂言,访于所知厚者,意切辞尽,不暇文饰,伏惟少赐省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