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鏖兵的成语故事

拼音chì bì áo bīng
基本解释鏖:激战。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泛指激烈的战斗。
出处元·无名氏《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一折:“叵耐刘备那厮,暗地夺取荆州,想他赤壁鏖战,全仗我东吴力气。”
暂未找到成语赤壁鏖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赤壁鏖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无师自通 | 唐 贾岛《送贺兰上人》诗:“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 |
训格之言 | 《孔子家语·五仪》:“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 |
燕舞莺啼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此时正值暮春天气,只见一路上有的是红桃绿柳,燕舞莺啼。” |
夙夜在公 | 《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
遗害无穷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1回:“可见为人切忌不可取那娼妇,不止丧了家私,还要污了名节,遗害无穷。” |
耆儒硕德 | 唐·张九龄《论教皇太子状》:“必使耆儒硕德,为之师保。” |
燕处焚巢 | 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频于外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 |
再生父母 | 宋 曾晞颜《贺新郎 贺耐轩周府尹》:“夹路香花迎拜了,见说家家举酒,道公是再生父母。” |
一锅煮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对具体人应作具体分析,把他们都当作叛乱分子一锅煮,可能越闹越乱。” |
疾言厉色 | 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
无牵无挂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
础润而雨 | 宋 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
名公钜卿 | |
东床娇客 | 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东海龙神差老僧来做媒,招你为东床娇客。” |
目瞪口结 | 王以仁《流浪》:“当他们要我在那张表上填写着我的职业和来杭的目的时,我真是目瞪口结的呆住了。” |
阒无人声 | 清·东轩主人《述异记·僵尸鬼》:“趋至,则破屋前后二间,阒无人声。” |
身先士众 | 《旧唐书·李密传》:“公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人不广也!” |
琴歌酒赋 |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琴歌既断,酒赋无续。” |
养儿防老 | 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
探幽穷赜 | 《晋书·潘岳传》:“抽绎微言,启发道直。探幽穷赜,故故知新。” |
鸿均之世 |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夫鸿均之世,何物不乐。” |
知机识变 | 《旧唐书·尉迟敬德等传》:“史臣曰:‘皆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
红飞翠舞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真是十分热闹。” |
魂不赴体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霎时间把刀破开肚皮,取出心肝,呈上娘娘,惊得宣赞魂不赴体。” |
习无不精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