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带雨的成语故事

拼音lí huā dài yǔ
基本解释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出处唐 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暂未找到成语梨花带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梨花带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衣敝履空 | 东汉·班固《汉书·鲍宣传》:“唐尊衣敝履空,以瓦器饮食,又以历遗公卿,被虚伪名。” |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
骑驴倒堕 | 典出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华山隐士陈抟……常乘白骡,从恶少年数百,欲入汴州。中途闻艺祖登极,大笑坠骡曰:‘天下于是定矣。’遂入华山为道士。” |
绝口不道 | 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 |
曾母投杼 |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
安危与共 |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 唐 韩愈《独孤申叔哀辞》:“濯濯其英,晔晔其光,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
等量齐观 | 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或带烟月而益韵,托雨露而成润,意境可以稍变,然而乌可等量齐观也。” |
越扶越醉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2回:“几句话把一个谭绍闻真真的撮弄成了一个当家之主,越扶越醉。” |
头童齿豁 | 唐 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
无际可寻 | 《魏书·李孝伯李冲传论》:“人参心膂,出干政事,献可替否,无际可寻。” |
浅斟低讴 |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一折:“我则待休休游游,他道是御酒金瓯,浅斟低讴,锦袋吴钩,拜相封侯。” |
德薄望轻 |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玄宗》:“大义不可易,显道不可诬,苟且因仍,无能改者,不容终隐于人心,而不幸发自德薄望轻之口。” |
喜行于色 | |
十二万分 | 王朔《我是你爸爸》:“我要向你道歉,我要十二万分诚恳向你道歉,请你原谅。” |
蒹葭倚玉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小女娇痴慕学,得承高贤不弃,今幸结此良缘,蒹葭倚玉,惶恐惶恐。” |
月下老儿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儿,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栓的,再不能到一处。” |
汉官威仪 |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
胡子工程 | 张贤亮《出卖“荒凉”》:“企业由‘国营’,便效率低下,搞不好就成为‘胡子工程’、‘钓鱼工程’。” |
时清海宴 | 《敦煌曲子词·献忠心》:“时清海宴定风波,恩光六塞,瑞气遍山坡。” |
穷工极态 |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海淀》:“诗之穷工极态,于斯而至。” |
钝口拙腮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0回:“好妹妹,我是钝口拙腮,可不能一句一句同你套!” |
百顺千随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六:“李将军见他聪明伶俐,知书晓事,爱得他如珠似玉一般,十分抬举,百顺千随。” |
凿穴为居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台佟传》:“佟隐于武安山,凿穴为居,采药自业。” |
偃武崇文 | 《魏书·咸阳王禧传》:“国朝偃武崇文,偏舍来久,州镇兵人,或有雄勇,不闲武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