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兵不动的成语故事

拼音àn bīng bù dòng
基本解释按:止住。控制住军队;暂不行动;泛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常用以表示持观望态度而不行动。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召类》:“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按兵不动的典故
(赵国国君的先人)准备攻打卫国,派史墨去卫国了解情况。
史墨到卫国后1年才回来,赵简子生气地说:为什么去这么久才回来?
史墨说:我对卫国情况作了详细了解,所以耽搁久了些。现在卫国国君很开明,辅佐他的贤才又很多,国家治理得很好。攻打卫国还不是时候,我劝您不要轻举妄动。
赵简子听史墨说得有理,便按兵而不动,等待时机。这个成语原来指掌握力量而暂不行动,以等待时机。现在也比喻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按兵不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珠还合浦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辨误一》:“殊不知珠还合浦,乃后汉孟尝,不可以孟尝君迁就也。” |
影不离灯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3回:“这老张婆子影不离灯的一般,又不是外头宽快去外,支了他那里去?” |
推陈出新 | 《明史 范济传》:“严伪造之条,开倒换之法,推陈出新,无耗无阻。” |
碎琼乱玉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
鸱张鼠伏 | 《明史·贵州土司传序》:“蛮人鸱张鼠伏,自其常态。” |
柳娇花媚 | 《隋唐演义》第二七回:“[炀帝]又选三百二十名风流潇洒、柳娇花媚的,充作美人。” |
又弱一个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
惠子善譬 | 《新序·善说》:“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 |
贼头鬼脑 |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太太,这个外国人贼头鬼脑,我总疑着他。” |
邑犬群吠 | 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 |
南面称孤 | 《庄子 盗跖》:“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 |
大奸似忠 |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3卷:“大奸似忠,外视朴野,中藏巧诈。” |
恩同再生 | 刘流《烈火金刚》第17回:“他不愿意离开他这个恩同再生的母亲。” |
轻轻巧巧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5回:“却说铁公子在西山读书,待到秋闱,真是才高如拾芥,轻轻巧巧,中了一名举人。” |
夭桃襛李 |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
四战之地 | 《史记·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地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后汉书·荀彧传》:“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 |
微言精义 | 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越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
朱楼绮户 | 明·张居正《赠国子马生行》:“不见当年许史家,朱楼绮户青云逼。一朝宠失门祚衰,堂前一一生荆棘。” |
齐天洪福 | 明·无名氏《献蟠桃》第四折:“众群仙都来祝寿,金銮殿乐奏箫韶,愿圣主齐天洪福,祝延龄万国来朝。” |
门庭赫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自实上岸,先打听缪千户消息,见说缪千户正在陈友定幕下,当道用事,威权隆重,门庭赫奕。” |
咳唾成珠 | 庄周《庄子 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
埒材角妙 | 汉·傅毅《舞赋》:“合场递进,按次而俟,埒材角妙,夸容乃理。” |
盲翁扪籥 | 宋 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锺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锺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
魂惭色褫 | 唐·司空图《释怨》:“二子魂惭色褫,跼听玉音。” |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艺林学山八》:“杨(杨慎)以朱(朱熹)忌而毁之,岂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