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不离砣的成语故事


秤不离砣

拼音chèng bù lí tuó

基本解释比喻事物有连带关系。也形容两人关系亲密,经常不离开。

出处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 什物》:“《合纵记》剧:自古道:‘公不离婆,秤不离砣。’《梦笔生花弦索乐府》:‘水不离波,秤不离砣。’”


暂未找到成语秤不离砣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秤不离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风俗习惯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不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自以为是,看不起人家。”
隐隐约约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只见山坡旁隐隐约约,倒象撺出一箭,直向大虫面上射去。”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士绅名流 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特别对于中间分子士绅名流,尤为重要,过去我们同志对进步分子都团结不好,对他们更差了。”
树倒猢狲散 宋 庞元英《谈薮 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
偷合取容 《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论》:“偷合取容,以至圽身。”
灰身泯智 明·智旭《教观纲宗》:“若灰身泯智,名无余涅盘。”
连篇絫牍
顶盔掼甲
丰年稔岁 元·刘唐卿《降桑椹蔡顺奉母》第一折:“八方肃靖,东夷西戎仰化,南蛮北狄归降,贡麟凤献瑞呈祥,产禾苗丰年稔岁。”
看家本领 茅盾《清明前后》第三幕:“为民兄,您再教它几句您的看家本领。”
丘壑泾渭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9回:“若论心里的丘壑泾渭,颇步熙凤的后尘。”
钩元提要 唐·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天人之际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刻骨崩心 《北史·隋越王侗传》:“朕所以刻骨崩心,饮胆尝血,瞻天视地,无处自容。”
自视甚高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6回:“我暗想这个人自视甚高,看来文字总也是好的,便不相强。”
熙熙壤壤 语出《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一定不易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
破门而出 廖沫沙《“史”和“戏”》:“而你却开始‘破门而出’了,历史家,却来写戏。”
踔厉风发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常率屈其座人。”
庸中佼佼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佣中佼佼者也。”
贫富不均 《魏书·世祖纪上》:“百姓勤劳,废失农业,遭离水旱,致使生民贫富不均,未得家给人足。”
文采风流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清·恽敬《同游海幢寺记》:“夫士大夫登朝之后,大都为世事牵挽,一二有性情者,方能以文采风流、友朋意气相尚。”
随口胡诌
鲁阳挥日 明·李东阳《得文敬双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叠韵奉答》:“我歌又竟君不来,欲效鲁阳挥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