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而复失的成语故事

拼音dé ér fù shī
基本解释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暂未找到成语得而复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得而复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武不善作 | 《西游记》第六三回:“常言道:‘武不善作’,但只怕起手处不得留情,一时间伤了你的性命。” |
照葫芦画瓢 | 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
结驷连骑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 |
雷大雨小 | |
冠盖如市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五章:“有力官绅‘视为利薮,群思攘夺……门前冠盖如市’。” |
离经叛道 |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 |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
纷纷籍籍 | 唐·韩愈《读荀》:“纷纷籍籍相乱,六经与百家之说错杂。” |
江汉朝宗 | 《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 |
夙兴夜寐 | 《诗经 卫风 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推陈致新 | 《东坡帖》:“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养胃。” |
骨化形销 | 唐·元稹《莺莺传》:“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因风委露,犹托清尘。” |
蚁穴溃堤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
销声匿影 | 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南汇李高士》:“又不见遗民尚有叶与熊,弃家削发空王宫,销声匿影将毋同。” |
冠屦倒施 | 明·李贽《〈忠义水浒传〉序》:“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 |
淹会贯通 | 明·高启《〈史要类钞〉序》:“遂使义理之微不备,事变之实不详,无以淹会贯通,明其同异而辨其得失矣。” |
灭门之祸 | 《周书·王轨传》:“皇太子,国之储副,事有蹉跌,便至灭门之祸。” |
诗云子曰 | 明·刘璋《凤凰池》第一回:“见那诗云子曰、者也之乎的人,他就摇首闭目,只与云锷颖臭味相投。” |
欺人眼目 | |
业业矜矜 | 《宋书·明帝纪》:“业业矜矜,若履冰谷,思与亿兆,同此维新。” |
秉公灭私 | 明 张居正《答郑范溪书》:“今不务为秉公灭私,振废起坠。” |
怒气冲霄 | 明·无名氏《精忠记·赴难》:“我怒气冲霄,恨秦桧专权宠。” |
转死沟壑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二:“国相会稽骆俊素有威恩,是时王侯无复租禄,而数见虏夺,或并日而食,转死沟壑,而陈独富强,邻郡人多归之,有众十馀万。” |
问鼎轻重 | 《左传 宣公三年》:“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
高下在口 |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三班吏丛猥,老胥抱文书升堂取判者,皆高下在口,异时长官漫不省察,谨占署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