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之人的成语故事

拼音fāng wài zhī rén
基本解释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出处庄周《庄子 大宗师》:“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暂未找到成语方外之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方外之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囊萤照雪 | 《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
祖传秘方 | 曲波《林海雪原》:“他说涂上既能防冻又能治疗,并说这是他祖传秘方。” |
恶作剧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 |
天造地设 | 唐 田颖《问道堂后园记》:“回思向所辟诸境,几若天造地设。” |
额手称庆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晋 张华《鹪鹩赋》:“鹪螟巢于蚊睫,大鹏弥乎天隅,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普天壤以遐观,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 |
悔之晚矣 | 《大宋宣和遗事》:“万一有奸邪叵测之情,陛下悔之晚矣!” |
单枪独马 | 清 蘧园《负曝闲谈》第二回:“他横竖是单枪独马,一无牵挂,当下由杭赴苏,寻找了那位帮带。” |
青天白日 | 唐 王建《寄分司张郎中》:“青天白日当头上,会有求闲不得时。” |
皮相之士 |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牧者曰:‘子乃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字哉!’” |
分守要津 | 明·何良臣《阵纪·战机》:“以寡击众,务于隘塞,必于暮夜,伏于丛茂,要于险阴;以众击寡,务于广漫,利于旦辰,分守要津,绝彼运道。” |
花藜胡哨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一同进到房里,见满桌堆着都是选的刻本文章,红笔对的样,花藜胡哨的。” |
文不加点 | 汉 张衡《文士传》:“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 |
存十一于千百 | 语出晋 陆机《叹逝赋》:“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 |
呼牛作马 | 《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
傲慢无礼 | 《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裴松之注引孙皓侍中李仁之言:“视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谓傲慢;傲慢则无礼,无礼则不臣,不臣则犯罪,犯罪则陷不测矣。” |
获兔烹狗 | 清 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南洋一带,苟微华人,必不有今日。今虽获兔烹狗,得鱼忘筌。” |
顾头不顾尾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你皆因年小时候,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 |
岿然不动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诠言训》:“至德,道者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 |
改节易操 | 明 归有光《上王都御史书》:“故以为人之贤不肖有定,而古之知人者,决于一见,而终其身不易。彼有改节易操者,必其始非本性,有矫而为之者。” |
惩一儆众 | 《清史稿·谷际歧传》:“若得惩一儆众,自可群知洗濯。” |
折足覆餗 | 《周易·系辞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
厚生利用 | 语出《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蔡沈集传:“利用者,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厚生者,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类,所以厚民之生也。” |
分宵达曙 | 《北史·恩幸传徐纥》:“时复与沙门讲论,或分宵达曙,而心力无怠。” |
罗钳吉网 | 《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四载》:“李林甫欲除不附己者,重用酷吏罗希奭、吉温,二人皆随林甫所欲深浅,锻炼成狱,无能自脱者,时人谓之‘罗钳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