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重恩深的成语故事

拼音yì zhòng ēn shēn
基本解释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出处唐 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义重恩深的典故
春秋末年,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都城,楚国大夫钟建背着楚子收的妹妹季芈,跟着楚昭王出逃。后来战争平定后季芈为了报答钟建的恩德毅然下嫁给他,两人婚后的生活美满。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义重恩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满天星斗 | 唐 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
千古罪人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不独老杨禽兽,作千古罪人,即弟辈以小人之心推测君子,亦应抱愧。” |
关怀备至 | 刘白羽《海天集 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
白首不渝 | 《梁书 何点传》:“新除侍中何点,栖迟衡泌,白首不渝。 |
贪官污吏 |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一应贪官污吏,准许先斩后闻。” |
坏植散群 | 章炳麟《别录》第一卷:“经涉人事,忧患渐多,目之所睹,耳之所闻,坏植散群,四海皆是。” |
骖鸾驭鹤 | |
各持己见 | 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 堪舆》:“甚至徒毁其师,子讥其父,各持己见,彼此相非。” |
神而明之 | 《周易 系辞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
齿豁头童 | 宋·陈师道《宿柴城》诗:“卧埋尘叶走烟,齿豁头童不计年。” |
指着和尚骂贼秃 | |
未可同日而语 | 宋·苏轼《放鹤亭记》:“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
戴天蹐地 | 明·方孝孺《曹处士墓碣铭》:“吾先祖考,继世为宋民,戴天蹐地,受德泽者三百余年。” |
扶危定倾 | 《周书·李基传》:“太祖扶危定倾,威权震主。” |
云蒸龙变 | 《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论》:“[魏豹、彭越]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 |
刻雾裁风 | 明 袁宏道《和丘长孺》:“五言七言信手成,刻雾裁风好饥骨。” |
富埒王侯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淮书》:“故吴诸侯也,以郡山铸钱,富埒天子。” |
宵旰忧勤 |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本署院任京秩时,伏见朝廷崇尚节俭,宵旰忧勤,属在臣工,尤宜惕厉。” |
轻裘大带 | 《灵应传》:“轻裘大带,白玉横腰,而森罗于阶下者,其数尤多。” |
龙翰凤翼 | 三国·陈寿《三国志·魏志·邴原传》:“所谓龙翰凤翼,国之重宝。举而用之,不仁者远。” |
声张势厉 | 清·曾国藩《送谢吉人之官江左序》:“是时何坤柄国,声张势厉,家奴称高车横行都市无所惮。” |
搜根问底 |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彩云的大姐,正要问那位叫的,只说得半句,被彩云啐了一口道:‘蠢货!谁要你搜根问底?’” |
自比于金 | 《新唐书·魏徽传》:“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庸得便尔。” |
连云迭嶂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杜少陵》:“‘意欲铲选嶂’。则注云:袁盎曰:‘诸侯欲铲连云迭嶂,而造物夫复如何?’” |
坐地分账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还有独自无力,四五个合做伙计,一人出名做官,其余坐地分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