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鹤续凫的成语故事


断鹤续凫

拼音duàn hè xù fú

基本解释截短仙鹤的长腿;接长野鸭的短腿。比喻做事生搬硬套;违反规律。续:接续。凫:野鸭子。

出处庄周《庄子 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断鹤续凫的典故

传说古代有个愚蠢而善良的人看到郊外一群群野鸭子和白鹤在水里啄食嬉戏。他发现鹤腿长,野鸭的脚杆很短。他想这样一起走路不路不方便,就把他们捉来,砍下鹤的一截腿杆接到野鸭的脚上,这样他们都不能走路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断鹤续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食指大动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慢条斯理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勾心斗角 唐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络绎不绝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
彼竭我盈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和氏之璧,夜光之珠 晋·刘琨《答卢谌诗一首并书》:“和氏之璧,焉得独曜于郢握;夜光之珠,何得未玩于随掌?”
出山小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变心易虑 《荀子 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
鸡鸣戒旦 《诗经 齐风 鸡鸣序》:“《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无愧屋漏 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劳副都之辨》:“惟存一矢慎之心,无愧屋漏。”
理应如此 老舍《有了小孩以后》:“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肥肥胖胖,整整齐齐,你总觉得小孩们理应如此。”
旧事重提 沈从文《虎雏再遇记》:“旧事重提,显然在他这种人并不甚么习惯,因此不多久,他就把话改到目前一切来了。”
逸尘断鞅 唐许尧佐《柳氏传》:“[许俊]遂升堂,出翊札示柳氏,挟之跨鞍马,逸尘断鞅,倏忽乃至。”
量枘制凿 唐·杨炯《卧读书架赋》:“从绳运斤,义且得于方正;量枘制凿,术仍取于纵横。”
秋高气肃 宋 张抡《醉落魄 咏秋》词之四:“秋高气肃,西风又拂盈盈菊。”
胡说白道 《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单管只胡说白道的。”
得其三昧 宋·苏轼《又赠老谦》:“泻汤旧得茶三昧。”
拱手垂裳 《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以观后效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安帝纪》:“设张法禁,恳恻分别,而有司惰任,讫不奉行。秋节既立,鸷乌将用,且复重申,以观后效。”
鸿断鱼沉
蹈火赴汤 李瑛《深夜里发生的故事》诗:“五里远的山路,真正似蹈火赴汤。”
弊衣箪食 《周书 儒林传论》:“其沉默孤微者,亦笃志于章句,以先王之道,饰腐儒之姿,达则不过侍讲训胄,穷则终于弊衣箪食。”
拑口禁语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今日贾政在席上也自拑口禁语。”
分斤拨两 孙犁《村歌》上篇:“可是俺们那组,都说大家既是合适,才组到一块,不愿意分斤拨两的,显着薄气。”
沐露梳风 宋·王十朋《郡圃无海棠买数根植之》诗:“半含欲吐不胜情,沐露梳风睡明月。”